美文网首页
梨树窑子(下)

梨树窑子(下)

作者: 觀風䖏 | 来源:发表于2023-09-03 23:57 被阅读0次

父亲去世,我有近二十天没下乡。如果没有马仰和老人造访,和黄风升老师来甘,我今天不可能去下乡,去梨树窑子。

一早接到电话,对方找我,说是梨树窑子人,他在县政府找我。我寻思,我去梨树窑子的时候,是给老书记王长明留过电话,也许是他。待到我开车到政府门口,一位左顾右盼的老者上了我的车,可我不认识。我把他拉到我书房,听了他一番来意,方知他叫马仰和,今年80岁,是梨树窑子桃花娘娘庙的老会长。

老马老家是子洲人,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他作为第一批来梨树窑子的榆林人,迁移到这里。那时这条沟鲜有人居住,只有一户人家的窑洞在沟道的下湾,到处是梢林,随着人口的集聚,大家开荒破土,一切为了要生活,上面也同意了这个村的组成,从此定居下来,距今已是50多年。

老马说,那时他年轻,担任过队长,但时间不长。75年他因故外出务工,80年左右村里组织整修寿峰寺的庙宇,他是会长,从废墟中得到了几件文物,有铜佛像、铜镜和铜铃,保存在他家里。一直有人想购买,但他不为所动,又担心被坏人惦记,于99年上交给了县文管所。他一直以为当地的老庙宇和石碑石佛像都是文物,想保护好,想给后人有个传承。特别是年龄大了,别无所图,只想着能明白这些文物的价值,比如说曾捐赠过的文物到底是怎么个等级。我觉得老人的想法没错,一位曾为此刻意保护和担惊受怕过的人,总想搞个明白。我劝他不要着急,有机会一定会给他个明白。

问及梨树窑子的古迹,老马说他认真读过碑文,知道这个地方原来叫做石家庄。他大致知道桃花洞的位置,因为山坡滑坡,洞口不好寻找,但大家都说桃花洞很深,能通到牛圈窑子。他也不清楚何时和为什么把寿峰寺改称桃花娘娘庙。提起陈年旧事,他说起当初开挖寿峰寺的时候,曾在廊柱下挖出了三具尸骸。尸骸摆放整齐,看不出挣扎遇害的痕迹。但一般人不会将人埋在这个位置。于是就有了寺内主持被人劫财遇害,和庙宇坍塌意外掩埋等说法。老马又提起寿峰寺对面的高湾山坡有石佛像的事,让我想起王长明给我提过的山神庙的事,因为没有石碑,这些古迹容易被忽略。我暗暗记下,想着一定去现场看个究竟。

黄老师惦记着我们的拓碑的事,从铜川起身就告诉了我,我答应去接,并且说好在清泉的三岔收费站接。上午10点半,我想着也要送老马回村,就拉着他动身南行。车到麻子街,黄老师电话说清泉收费站关闭了,司机肯定不敢冒险在高速下人,会被从重扣分和罚款的。我说那就在富县下人吧,虽然多走了路,但这样一举两得。接了黄老师,又送了老马,顺便一路多聊一会梨树窑子,老马也乐意。

富县高速收费站下,我停车四下一打量,就见到黄老师在一处高台拍照,这人走哪拍到那。这高台下有一家圪崂面馆,已到中午,干脆我们就在这吃饭。黄老师一边夸面好菜好,一边给我碗里拨面,说他吃不了,一边喝着冰啤,拿起手机拍面馆的简介。一个70岁的人,如此爱拍摄,说明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求知欲高。老马闷不做声,80岁的人吃饭涓滴不剩,再看看我剩的半碗饭,我都不好意思。

按我的设想去走,进了梨树窑子村,我先请老马带我们去看那株老梨树。老马曾说,这个地方原来有3棵老梨树,呈三角形的点位,一棵被打坝毁掉,一棵也没了,一样粗的这棵老梨树在一道荆棘遍地的坡上。我们拽着荒草枯木,爬到这棵老梨树跟前,着实被这棵树惊艳到了,在我的记忆中,甘泉没见到过这般粗的梨树,有这般粗仍然根深叶茂结果子的老梨树。当老马像八爪鱼一样意图抱拢的时候,老梨树愿意配合他也瘦不了身。黄老师用手机软件测量,树的直径有92公分之多,我不太相信,我总觉得它超过了一米。老马说,他一直怀疑,这些老梨树,就是梨树窑子的村名由来。

更惊艳的是我想看到的石佛像。老马带着我们穿过山坡上的村落,抄近路从窑洞边上行,在结满玉米棒槌的地里,任由逐渐枯黄的玉米叶子划伤胳膊的皮肤,开挖于50多年前的高湾那排土窑洞前,俯瞰梨树窑子的来路曲曲弯弯,对面的寿峰寺周边的地貌呈在眼前。就是一道不起眼的山坡,依旧是寿峰寺旁一样的柏树森森,一孔简易的土窑洞,门口竖着两根石条,而其内的高达两米的石雕像就矗立在那里。透过逐渐分化分散成一缕一缕的红丝后的石刻,那镂空的底座,那衣饰的飘逸,那缺失了手执物件的孔洞,我们看到的,分明就是明代甚至更早的雕刻风格。而其后镶的佛头,生硬、呆板,黄老师称之为戴着面罩,全没有身下石刻的古意。我们都一致断定是现代的粗制乱造的替代品,但它无伤全身,该有的价值没有因此失去。就是这么一孔简易的土洞,竟然有这么一尊充满古意神韵的雕像。而洞外,尚有一尊只残留膝盖下的佛足和裙摆的雕塑残件,还有一尊底座上残留模糊形体的雕像,粗大的柱础,可想见古时候庙宇的规模。老马说,他的地就在近旁,当年翻地的时候,见不到底的瓦砾堆积。可惜石碑不知所踪,今人对其名称以及旧貌不得而知,只知道有火神庙的说法。

老马家的窑院也有了岁月的痕迹,同岁的老伴去年病逝,他也越来越多的住在了镇上。他执意要我们喝他一直舍不得喝的水蜜桃,直到六罐全被消灭才作罢。老王后面也撵到山上 ,他觉得跟着我们跑比照看牛群更有意思,他想让我品尝他种的红薯、茄子和玉米。我知道玉米都老了,万事万物都有老的那一天。我劝说他俩,年龄都大了,要懂得享福,梨树窑子再好,孩子们不会回来住,该去镇上去县城或者去延安的就去,没必要对村里那般的执念。我们对于历史的长河,只是一瞬,寿峰寺叫桃花娘娘庙也无不可,包括今天探访的不知名的庙宇,它们存在于历史中,那个拐沟里人烟鼎盛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对于古代,虽然寻得蛛丝马迹,我们依然不甚了解,我们尊重它们,竭力保护它们不受破坏,也就心安理得了。

2023.09.04

附图:2023年9月4日图片

梨树窑子的老梨树 仰望 一抱不能合拢 粗大的树冠 马仰和的家 这是他生活五十年的窑洞 家庭合影 他的荣誉 苗姓邻家 高湾的旧窑洞 不同造型的窑洞 窑内 简单的供奉 柱础 雕像的下半部分 雕像的残件 庙宇的窑洞 佛像 底座 对面的寿峰寺 梨树窑子的地貌

相关文章

  • 当铺窑子

    十几年前,我第一次去当铺村,钢结构的门式拱架顶上镶“当铺窑子”几个红字。同村的宏伟带我去的,他刚大学毕业不久,我们...

  • 《窑子沟》

    城西南数百里,有村窑子沟。山隐逶迤土崖,树遮十几农户。昔世外桃源,偏安一隅,然村坞西冈,南北通衢主路,车马麟麟,古...

  • 逛窑子

    初冬的阳光带着柔软,风轻吹着大地。 我们一行人浩浩荡荡逛窑子。 此窑子是装了很多姜的姜窑,每一个窑子都需要挖掘机费...

  • 窑子沟

    城西南数里,有村窑子沟。山隐逶迤土崖,树遮十几农户。昔世外桃源,偏安一隅,然村坞西冈,南北通衢主路,车...

  • 古人去青楼,为什么叫“逛窑子”?

    过去,古人把到青楼去消费说成是“逛窑子”,把青楼女子称之为“窑姐”,你知道“逛窑子”的由来吗?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

  • 梨树

    西北风洗净雾霾 没有离开 酷寒冻裂了黄土 渗透沟壑 凄凉散进人群 萧瑟弥漫村庄 这不是它的模样 早春时节梨花雨落 ...

  • 梨树

    村里的老梨树 每到春天 便会把整个山村变成 白色的世界 而今,这已经成为一个句号 梨树蜕变为 上等的木耳和名贵的家...

  • 梨树

    我缓缓的走 一树梨花绽放 轻轻落在脸庞 清浅的绿意 极致的雪白 这样可能就是美景吧 我静静的嗅 洁白的香气穿越时间...

  • 梨树

    小区院子里有一棵挺奇怪的树,这棵树的树皮是灰黑色,主干挺拔,枝叶繁茂,外形像窜天杨,叶子似丁香。 谁都叫不准这是棵...

  • 梨树

    校园里那棵梨树是三年前栽的,当时送来的时候师傅告诉我们说,这是一棵景观树,不结果的。我们就对它从不抱希望,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梨树窑子(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zuq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