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恐婚的人,因为我不知道婚姻的实质是什么,想不明白的事情就不要去做,这是我一直以来奉行的原则,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所接触的人当中,没有几个把婚姻经营地顺风顺水,没有可效法的例子,自然是无所适从。
婚姻,到底是一男一女两个人的事,还是男方女方两个家庭的事?孩子在婚姻中又该处在什么位置?双方的亲眷在婚姻中又是什么角色?
婚姻,就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永远有解答不完的问题,永远也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虽然单身,我也时常会被问及,“女友和妈妈同时掉进水里,你会先救谁?”我最新的答案是,任何有溺水风险且带着我妈的地方,都要带上我爸,因为他会毫不犹豫地救我妈。把这个答案说给同事听的时候,似乎也没有赢得什么刮目相看,因为我还是逃避了问题的核心,我心中谁的比重更重。但女人是怪的,你说会先救她,她立刻高风亮节地站在道德的高地谴责你不孝,此时女人意识里自己是一个妈妈的角色,而你不是男人,是儿子,你说会先救妈,她又即时切换成伴侣角色,放弃即意味着背叛,无论你因何因谁而叛。
有意思的是,没有人会问一个女人,“男友和爸爸同时掉进水里,你会先救谁?”,在我们的这个时代,女人是没有时间管这些事的,要么为女性独立而呐喊,要么为孩子的补习班而头痛,你若认真地问了,回复你的一定是白眼,或许女人从来就没想过这个问题,也不需要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价值都没有她选择哪个护肤品重要。
恐婚的直接后果,就是没有稳定的伴侣,恐婚的男人笔笔皆是,愁嫁的女子万万千千,女人的容颜可以缓慢变老,女人的子宫是时不待我的,三十岁是一个坎,三十五岁是一个坎,三十五岁之后的每一年都是一个坎。有了婚姻,才有了合法合理生孩子的权利,尽管这个道理的成立有些微妙,但大家基本都是这么认为的,社会要求你这么认为。
我看过许多失败的婚姻,既无法从对方身上获得快乐,也不能从婚姻中获得自我价值的认可和提高,我作为观察者,得出的结论是,婚姻里的人都渴望向对方索取,而容易忽略付出,或付出了而没有得到回馈,日子久了,我们了解了彼此的优缺点,学会了应付彼此的技巧,变得油滑,开始忽略一些心上的东西,例如悲伤这种情绪,我眼前那些散了的,不是不懂得分享快乐,而是容易忽略悲伤,一而再,再而三,情感的缺口越来愈大,一方或双方慢慢从这段关系中被孤立,分手反而是解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