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早段时间我有点迷失自我。最大的表现是:我在外求,我把目光看向了外面,得不到积极的反馈时我会疑惑,我的某些精神能量用到了没有价值的地方,我的能量内耗了……不过,昨天开始,我能集中所有的力量回到自我,回到当下。这是可喜的。
首先,我要探寻的是: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迷失自我,开始有了内耗的。然后,我要探寻的是:我又是如何走心里困境,如何找到自我,回到当下的。
这很重要,能帮助我以后少犯错。
我发现:迷失的开始正是遇见了某件事(那次去体检,医生跟我闲聊一些与“病和死”的事),然后我联系自身生起了恐惧(惧怕病和死)。因为恐惧是指向未来的。又因为同时发生了另一件事(四年级要区里统一抽考),我又多了一件恐惧的事(我教两个班语文,有一个班的后进生年级最多)。因为恐惧过大,又让我恐惧的事情不只一件,我感到了身体上(出现一段时间的便秘)的和心里上(平淡乏味)的不适,我开始挣扎。但我没有这样的智慧与力量回到自我和当下。于是,我迷失了自我,我被“过去和未来”抓住,我被“外界和他人的评价”抓住,我无法集中所有的能量回到自我和当下。我开始变得懒惰,不愿早起去跑步,我感到了生活的无意义感。同时,我又感受到了焦虑,我的书稿快到了上交的日期,可我无法心情舒畅地改稿。我对自己不满,我内心的恐惧又多了一层———不能按时交书稿,意味着在明年暑假的教育行走上我不能展现我和我的作品。
……我身陷困境,苦苦挣扎。但在工作中,我还是能强颜欢笑,我得撑下去。我知道撑下去,我等待着我破茧成蝶的那一天,我相信我会重建光明,重新找到自我,重新记住所有的理念回到当下。(信念)
这样的信念一直支撑着我,我虽挣扎,但我的内心依然有必胜的信念。信念是转败为胜的第一步。第二步是行动,我虽然变得懒惰,感受到了生活的无意义感。但我没有丧失行动,我依然在行动,保持着行动,虽然行动力大打折扣,行动时已暴露行尸走肉的状态。但我依旧在行动。所有的计划照样进行:上班、接娃、改稿、策划书友队活动、陪娃打卡、带娃运动、参加书友队活动、阅读、写作……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一样,但我的内心告诉我:我记离我想要的样子还有一段距离。(行动)
于是,继续行动,去感受爱,去付出爱,与家人在一起,花更多的时间与孩子在一起,接纳孩子的不足,让孤独的我和孤独的孩子形成合力相互取暖,在写作中反思,哪怕每天只能写几百字,去晨跑哪怕有时只能跑半个小时……我在家庭生活中感受到了爱,我在书友队活动中感受到了爱,我在办公室中感受到了爱,我在陪娃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爱。唯有爱可以治愈,爱可以帮助我回到自我和当下。(因为爱体现的力量)
通过回顾与反思,我总结:迷失自我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遭遇外界客观事件、经历恐惧、被过去未来和他人抓住、体验失败感和无意义感、变得懒惰……恶性循环。
而回到自我和当下的过程则经历了:顽强的挣扎和坚定的信念、惯性般的行动、自己家庭和周围的人给予的爱和包容、运动阅读与写作反思的推动……
不管如何,我又是崭新的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