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很久又读《老舍全集》第16卷《和工人同志们谈写作》《写透一件事》,摘抄一点,反复读读,激发自己思考。
“写自己真知道的事,不写自己不十分知道的事。”
不管文字多么好,技巧多么高,也写不出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我们是工人,就写工人的生活。这样,写作范围不就太小了么?只要写得深刻,范围小点没有什么关系。一位伟大的作家的确能够写出许多不同的人物,好多不同的事情,可是咱们现在的目的是先写好一件事,还不能希望马上成为伟大的作家。不怕写的少,就怕写不好。写出十几句话的一首好歌,风行全国,到处起很大的鼓舞作用,功劳也不小呵!
多观察,多动笔,只有熟悉的事才能引起共鸣。不怕写的少,就怕写不好。先写好一件事是基础。
“抱定一个题目写,不要一会儿一换。”我们的责任就是遇见事必去刨根问底。假如我们老满足于事情的表面,看见一件热闹的事,不求甚解,动笔就写,写不出就扫兴,一来二去我们就丢了信心,不想再拿笔了。反之,我们若是抱定刨根问底的态度,我们就会慢慢地体会出来,不管事情多么热闹或多么简单,不过都是表面的现象。赶到咱们挖到事情的根儿上,热闹的事也许原来很简单,简单的事儿也许并不那么简单。事情的根儿就是问题所在。找到问题,咱们心里可就透亮多了。还有,看到了问题就得解决问题。这么一来呀,咱们的文章可就有头有尾,是个整的了。我们看问题,挖问题,而后解决问题,我们就能写出相当好的作品来。不抱住一个问题挖到底,而随便今天试试这个,明天试试那个,必至一无所成。
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深入思考,才能写出满意的文字。
“能抓住问题就不至于千篇一律了。”一个问题怎么来的和怎么解决的,必与别的问题的来龙去脉不同。同一样的问题又因为人物的性格不同,时间不同,而有特点。我们要细心地看,看问题,看人物,看地点,看时间,把有关的事物都看了,自然会写出一篇与众不同的东西来。
看透了事物的本质,了解了事物之间的来龙去脉,才会有独特的见解,才不会人云亦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