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论语》

作者: 白玛123 | 来源:发表于2024-01-04 10:06 被阅读0次

亲爱的朋友们,从今天起,让我们跟随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先生一起来学习论语吧。

第一讲  崭新的开始

1.关于孔子与《论语》

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他一生的思想和言行,在《论语》里表现的最为完整,要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其精髓,第一本应该学的就是《论语》。

孔子出生时,中国社会正处于春秋时代的末期,而这一时期也正处于人类文化史上的轴心时代。

因为在这一时期(约公元前5世纪),世界上出现了三大伟人。比孔子早10年,在印度出生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而在孔子死后10年,在希腊雅典,诞生了古希腊哲学的创始人之一苏格拉底。

经过这一时期,人类的理性、人类的人文思想全部得到发展。

孔子的祖先是宋国人,本是宋国的王室,后因种种原因孔子逃到了鲁国。

因孔子的父亲结婚时年纪已很大,所以在孔子3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只能带着他去乡下娘家扶养。

因此,孔子年轻时家里是贫穷卑微的,在社会上也没有什么地位,但是后来他却成了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一个从平凡的人生中走出伟大结局的人。

可见,人的伟大与出生无关,只要肯吃苦、肯努力,有颗上进心,无论在哪里你都会发出光来的。

而孔子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与他好学的特性是分不开的。

他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在当时的家庭情况下是没有资格去念大学的。

由于当时的乡村教育现状就是如此,一般来说,农村的孩子只能读到15岁就没有学可上了。

所以,孔子就主动求学,到处去请教各方面的专家,通过15年的勤奋努力,对所学的知识精益求精并不断发展,终于集大成者,成为当时有名博学的人物。在他30岁时,在社会上已有了立足之地。

孔子在30岁之前,做过仓库管理员、牧场管理员,而之后他开始了他的教书生涯。因为,当时的一些贵族子弟纷纷慕名前来,希望他能教给他们礼仪。

在教贵族子弟的过程中,孔子便将邻居的一些年轻人也吸收做为学生,这样,他们就在民间创办了学校,开始教书。

根据司马迁记载,孔子曾向老子(老子大孔子30岁)请教过礼仪等方面的知识,还向许多人学习过礼仪和音乐,通过广泛深入的学习,他掌握了当时社会的各种专长知识。

更重要的是,他还了解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关键原因何在,知道了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兴盛,又如何走向衰亡。

当他了解了这些之后,他就产生了一个伟大的抱负,那就是他要让整个社会走上正路。这也正是他五十而知天命的时期。

面对当时"礼坏乐崩"的乱世(即人间的规范的瓦解),他非常担心,就希望自己能够重新建立人们价值观的基础,他认为这就是他的特殊使命。

孔子认为,要重新建立价值观,就必须让每一个人都接受教育,启发他们内在真诚的心意。

因为,人的任何一种行为,一定是由内心而发的,只有改变了内心,才会具有道德价值。否则,只是外在应对别人而已,不管你做了多少,都改变不了自己。

而人生最可贵的就是要改造自己、改善自己,把自己个人的成就跟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

这就是儒家思想,它非常重视人的社会责任,是因为没有人可以离开社会而成就自己。

所以,你成功了,没有必要沾沾自喜,你离开了社会这个大家庭,你什么都不是。

当今世界,不乏有这样的人,整天高高在上,不可一世,以为自己有多优秀,有多了不起,我认为这些人是更应该好好学学《论语》《道德经》等中国的传统文化的。

2、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论语》?

正如上面所说,学习《论语》就是认识传统文化的开始,也是了解人生应该何去何从的方向,更是正确实现人生理想的第一步,通过学习,我们还能够从里面得到快乐。

3、孔子的思想特色

首先,具有温和的理性主义。孔子非要强调一个人有理性可以去学习。你只要不断地去学习,你就会不断地增长见识,就会不断地知道人生应该何去何从。

其次,具有深刻的人道情怀。《论语·乡党篇》里有一段话,可以说明这一观点。说孔子在鲁国做的官的时候,有一天下朝回到家,家人跑来告诉他说马厩失火了。孔子听后的第一反应只有一句话:有人受伤吗?

这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马厩失火,受伤的可能就是马车夫、工人、佣人这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

在当时,有谁会在乎他们?他们没有人权可言,连命都不值钱。然而,在孔子的心目中,人人是平等的,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同样的价值,都可以成为君子,再成为贤人,甚至成为圣人。

最后,具有乐观的人生理想。孔子认为,一个人只要愿意,就可以透过真诚,从内在产生力量,就会行善避恶,那么在德行上就可以做到人人平等,从而走上高峰,这是很乐观的想法,有了这个想法,就能够从内心得到快乐。

因此,学习儒家思想,你就会发现,人的价值是在内不在外,而当你内在的价值展现出来时,就一定会对社会有正能量面的影响。

4、我们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论语》呢?

傅教授希望最好是在年轻的时候就去学习。

因为这个时候正是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通过学习《论语》,你就会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充满希望,你会觉得人生处处是乐观的。

另外,它可以给孩子以好的熏陶,给家长以好的参考。

好了,第一讲的笔记就写到这里,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启发。并希望能与我一起去学习《论语》,一起来修身养性。

相关文章

  • 孔子与《论语》

    一、为什么要读《论语》 1.认识自己 价值观与知识 2.认识祖国 历史与语言 3.认识世界 分歧与共识

  • 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孔子

    今天是孔子的诞辰,恰巧前几天重新通读了一遍《论语》,发现论语中的孔子与自己之前想象中的孔子颇为不同,感慨自己对孔子...

  • 因材施教

    本周阅读《樊登讲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著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全书以叙事为辅,以孔子的语录、孔子与...

  • [钱穆]道与命

    孔子的人生论要旨,备见于论语所讲之仁与知。孔子的形上学,则备见于论语所讲之道与命。​道,亦称为天道;命,亦称为天命...

  • 《论语》有感

    孔子及《论语》于中国人之重要性,如耶稣之于基督,如安拉之于穆斯林。 南怀瑾先生有言:“孔子学说与《论语》的价值,无...

  • 《论语》里孔子的“敏”2022-07-12

    《论语》里孔子的“敏” (一)《论语》里的“敏” 最近读《论语》,对孔子讲的“敏”,感触颇深。 在第17章中,孔子...

  • 论语

    想读《去圣乃得真孔子》,可是在微信读书里读不了,那就找孔子的论语读一读吧。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

  • “和”与“中”的智慧

    今天上了一节孔子与《论语》。老师讲了“中”和“和”的思想。我们身在曲阜,孔子的故乡,学习论语是我们所必须的。但这并...

  • 看日本商界巨人如何解读《论语》(一)

    涩泽荣一“注1”熟读儒家四书五经, 但他唯独选定《论语》,每天必读,独奉孔子为师,是因为《论语》来自孔子与弟子们在...

  • 从《论语》中读颜回与子路

    很多人都读过《论语》,了解孔子,但很多人都不了解孔子的弟子。本文主要是围绕《论语》简论颜回与子路的人物形象,以《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与《论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bzv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