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喜欢看动物世界类型的节目,喜欢看的又是抱着怎样的一种心态去看的但我是喜欢看的,喜欢的程度和方式都接近我对另一种文化载体的感觉——历史从某种角度来说,动物世界和历史史实是有异曲同工之效的,它们都可以被人类引为镜,区别在于一则横向,一则纵向
镜者,观非己而知己也你当然不能说镜中人根本不是你,也不能说镜中人完全就是你关于这其中的纠结,物理学中的本体与镜体概念是可以引用,并很大程度上帮助理解与思考的如果以最功利的角度去解读历史,那么历史的最大作用,浓缩起来就只一句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以上这些话,只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一件事,动物之事与历史史实同样重要当然,历史的重要性相对而言人们更容易理解,毕竟是自家老祖宗的事而动物之事,则颇为某些文人雅士鄙夷,自觉阳春白雪而耻言下里巴人者,可参考东坡居士与法印和尚游戏之事
人类作为动物的一条分支而又略优于其他同类的根源在于,善于学习如果说一开始人类就完全和其他动物完全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似乎是有失公允和有待商榷的因为就现有的有关人类起源的史料记述中,在对早期人类智商的记录,是略显含混与暧昧的,似乎我们一开始就要比对手聪明一些但时隔又实是太远了,该忘的不该忘的,结果终究还是一样,全都混沌不堪了
我们对某一项法则的记忆与理解,效率最低的形式就是传统课堂说教生物是凭借痛苦与死亡来学会某项生存法则的,人类当然也不例外另外,一项法则的持续有效性,也必须依赖时常性的痛苦与死亡进行刺激,否则遗忘的力量就会磨平之前的记忆,从而重新引发自然界的惩罚
女人如果也可以理解为资源的一种的话,那么自然也就会有择优和分配不要试图把人类抽离动物法则,交配权一直都是一个种群中重点抢夺的资源所以抱怨女性现实与势利的言语本身没有错误,但却没有任何价值与意义,这只是客观真理的一种显在形式
人类既然发展成为动物的高级形态,自然就要以身作则,事事都要以高级形态来面对和解决问题知书达理之后,女性便不能再以男性的牙齿多少,毛发长短,叫声大小来挑选配偶,转而升级为考量性格温暴,学识深浅,素养厚薄上但以上全部都是内在特性,识别起来远没有牙齿毛发来得一目了然
哲学上讲,所有内在特性都会有相应的外在表现而学识素养的直接外在表现,就是他的收入与地位,只有这些才是较为显而易见的标准也只有显而易见的标准,才能成为划分事物的关键词这就像我们学校里的座次安排,从来都是依据身高成绩,而不会按照人品素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