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傍晚在楼下玩的时候,两个小男生看到女儿走过去,假扮成奥特曼打怪兽,说女儿是怪兽,然后对着女儿假装要打怪兽,还碰了女儿两下,女儿看他们这个架势,委屈的哭了。
当下我想尝试跟女儿共情,但忍不住还是说教了几句,对着女儿说:他们只是想跟你玩,假装打怪兽,并不是想打你。
感觉自己处理的不好,没有真正共情和理解到孩子。晚上睡觉前,我跟孩子说:妈妈想跟你聊聊天。今天在楼下和他们玩的时候,你怎么哭了呢?
孩子说:是他们太大声了。
我说:哦,原来是这样啊,被他们的声音吓到了,有些害怕,是吗?
孩子说:是的。我不喜欢玩这个游戏。
孩子又说:我不喜欢他们一直不停的说。
哦,原来是这样。跟我自己理解的并不一样。我以为是孩子以为他们是打她,而孩子只是觉得他们声音太大了,又一直在不停的说,所以她有些不适应这样的方式,被吓到了。
通过这样的倾听,我感觉自己更了解孩子了。
与孩子共情,并不需要我们自以为是,也不需要我们逞强,假装很了解孩子,而是愿意放下自己主观的判断,真正地敞开心扉,倾听孩子的心声,这样的话也会帮助我们越来越了解孩子,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