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呀!
在家度过了2个月的肥宅生活,是不是又囤积了一大波肉肉?不管你们有没有,反正小熊有(哭泣~~~)
都说量体温的日子即将过去,马上要开始量腰围的日子了。
但是大家知道吗?比我们的身材更怕胖的是—我们的肝脏!
肝脏肥胖,也就是常说的脂肪肝!
相信很多朋友在体检时都被告知有脂肪肝的经历,但是我更相信很多朋友都没拿它当回事儿,毕竟咱平时还是吃嘛嘛香,它也不痛也不痒,胖就让它胖着吧!
欸!肝脏虽然平时任劳任怨,但是不代表我们可以对它不管不顾哦!
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脂肪肝!
什么是脂肪肝?
脂肪肝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因素所致的以肝细胞内脂肪肝堆积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正常肝内脂肪占肝重3%—4%,若肝内脂肪含量超过5%即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按照致病因素脂肪肝可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两大类。
生活中哪些原因会导致脂肪肝?
01.肥胖
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30%~50%的肥胖症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94%。
当然,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脂肪肝也会逐步得到改善或者消失。
02.酒精
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还有人观察,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
03.快速减肥
禁食、过分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消耗肝内谷胱甘肽,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
所以集美们,减肥要适度,循序渐进,暴瘦虽然心里爽了,但是身体很不爽哦!
04.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缺乏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肝内,形成脂肪肝。
看见没看见没,营养要均衡!肉要吃,青菜也要吃!油炸垃圾食品要少吃!
05.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中约50%可发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患者为多。因为成年后患糖尿病者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变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进食脂肪或糖过多有关。
06.药物
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吐根碱以及砷、铅、银、汞等。降脂药也可通过干扰脂蛋白的代谢而形成脂肪肝。
07.妊娠
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时发病,病情严重,预后不佳,母婴死亡率分别达80%与70%。
生活中如何避免脂肪肝?
1.合理膳食
每日三餐膳食要调配合理,做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足量的蛋白质能清除肝内脂肪。禁酒戒烟,少吃过于油腻的食物,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尤其要避免动物性脂肪的摄入。
2.适当运动
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可视自己体质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如慢跑、打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要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逐步达到适当的运动量,以加强体内脂肪的消耗。
3.慎用药物
任何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过肝脏解毒,在选用药物时更要慎重,谨防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绝对不能用,避免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害。
4.保持心情开朗
不暴怒,少气恼,注意劳逸结合等也是相当重要的。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啦!
最后,祝大家都有个好心情~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抱竹轩”,望大家多多支持!
精彩推荐:
超市的食材上也会有新冠病毒吗:新冠病毒二三事——超市食材上有毒?
武汉市疾控中心发布的两付药方对比: 新冠病毒二三事——预防方
病毒肆虐,准妈妈们应该注意些什么:新冠病毒二三事——孕妇须知
应该怎样泡脚增加身体免疫力:新冠病毒二三事——在家还能做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