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曾几何时,我们对于冬至是有了念想,今年到了冬至却毫无感觉,不是朋友圈有刷到,几乎不知道已经到冬至了。又是一年冬至时,不得不去谈说几分。
记得小的时候,看到冬至,也就知道离过年不远了。毕竟会说“冬至大过年”,每年到了冬至都杀鸡吃一顿。已经忘记是否要拜神了,而吃好是最为必要的,这天,我妈总会准备多一个菜,庆祝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
去了高中读书,记得到了冬至那天,我妈是打电话来说:“冬至了,记得吃个菜,记得吃鸡肉啊!”虽然食堂的饭菜很难吃,但是却是很感动,食堂的饭菜都像是美味了几分。
记得高中最后一年的冬至,我们晚上一群人走出学校去,去学校附近那家“唐八叔”点了烧鸭、烧鸡回来吃。那是我们高中时代的最奢侈的大餐了。每每想起都特别深刻。
大学时代,或许不一样,那时候关注的不是冬至,更多的是圣诞。不过总会有人关注到冬至的。学校每年到了冬至都免费送汤圆,那时候觉得很暖。那时候觉得汤圆是那么好吃,是专属冬至的纪念。
所在的班级,也是特别的暖,有各色的汤圆还不算,还有饺子。或许是有人在北方的,照顾到所有的人,汤圆是南方的,饺子是北方人的专属。似乎也特别有意思。
大学时代,尤其单纯,而大家也确实很暖。冬至有聚会,有一起包饺子。而最深刻的莫过于那个爬山组织:菜鸟A队。每年都组织我们包饺子,本来是不会包饺子的,不过学着包,慢慢就会了。连续三年的包饺子经验,想起的是那群伙伴的一幕幕。也不说是否难吃,只觉得一起包饺子就很有意义。那就是深刻印象。
临近毕业,我与一个同学是冬至的时候去做兼职。真好去了他家里住,我们就两个人过了一次冬至。他买了两包汤圆回来吃。那时候虽然只有两个人,冷冷清清,却觉得是真不错,原来还这样有意思啊。
后面毕业后,我工作不太顺利,说是去做兼职,却是去保险公司培训。认识几个伙伴。那时候正好冬至,被邀请去他们家聚餐,一群人很热闹,那时候的落寞,觉得吃这样一顿确实是难能可贵,觉得是最大餐了。觉得是包含了家里的过节氛围,又多了包饺子的乐趣,最后还有一群人团聚的热闹。可惜却只能有那么一次,充满想象,有些不真实。
后来找到心仪工作了。不过冬至却那样的孤独。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一个人,看街道都像是冷冷清清,我是去把过往的冬至深刻印象去写了下来。而我并没有过节,像是少了些什么,只有文字和回忆留在了脑海。
而来了杭州,本来是没有过冬至的习俗。室友带我去一个东北饺子店,等了半个小时才吃上饺子。他说冬至,多吃饺子好。这样过节后,我连续两年冬至都去吃了饺子。
今年又到了冬至了,想到了许多。不过却与以往不同。今天是与演讲俱乐部的人相聚。拍了大合照,纪念一年又过,又一年的交接。想起往年,想起往事,在聚餐时的笑都成了叹息。
冬至了,原来就这样过了。很简单,也很有意义。记住的过往,很淡很浅,又很怀念。原来过去那么久了,想起依旧牵心。
冬至了,你吃饺子了吗?你吃汤圆了吗?饺子是吃了,汤圆却再也回不去了!想念那时候的汤圆,想那时候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