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潜移默化的力量

潜移默化的力量

作者: 雨鱼与渔 | 来源:发表于2016-09-14 23:41 被阅读0次

背景一:

1、

张先生一直标榜:我们张家的男人从来不做饭,从来不做家务。

但有一次,张先生心血来潮,打扫了卫生间。结果干干净净的卫生间,只看了一眼,我就发现还没有用过几次的塑胶手套被丢掉了,立刻指责他乱丢东西。

临睡觉的时候张先生特别委屈地说,我好不容易打扫一次卫生,你就光批评我。

我本来觉得:浪费当然得批评。但是转头看见张先生委屈的样子,就觉得特别好笑。立刻道歉,表明我不该为一副几块钱的手套斤斤计较,同时表扬他打扫的很干净,帮我分担了家务,我也很高兴。

后来张先生就开开心心睡着了。

我发现,

(1)很其实相比张先生的劳动成功,几块钱的手套根本不值一提。所以多时候不能光关注自己关心的地方,也要看到别人的重点和关注,或者换个角度去想、去解决问题,就会简单很多。

(2)张先生心里有一只小男孩,他很渴望得到鼓励和肯定。而鼓励和肯定的态度会让他更自信、更积极地面对一些事情。

2、

有一阵张先生忙着和朋友一起注册公司联系业务,每天晚上吃完饭就开始忙,经常忙到晚上十点多、十一点。

为了不打扰他,我就一个人在客厅看电视或者玩手机,但玩之前会在他电脑旁边放一杯温水,有时候还放点水果。

大概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吧,张先生忙完了,我也就没再为他准备水。结果那天睡觉前张先生问:我的水呢?你怎么不给我倒水?!

这样的反问让我很是火大,但是并没有拒绝。

然后通过事情我发现了两个问题:

(1)他可能觉得我给他准备水是作理所应当的,所以我不这么做是可以指责的。(当然也可能单纯地把这当作了乐趣)。

但我觉得这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没有任何人可以无理由无条件地为你做任何事情,即使是父母;相反这些都应该是值得感激和感谢的。这种想法需要改变。

(2)两三个月的时间已经帮他养成了睡觉前喝水的习惯。也就是说,有些习惯是可以慢慢养成的,当然也有很多的习惯是可以慢慢改变的。所以,我可以利用这一点改变或者培养他的新习惯。

背景二:

1、

小学的时候特别喜欢看书。除了爸爸买来的童话故事,和学校里发的世界名著读物,我还对一本杂志情有独钟——《少年儿童研究》,这本书是讲儿童和青少年心理、教育的杂志,是学校里发给家长看的。我爸爸特别忙没空看,我就帮他看了。

所以,在小学,我还在接受义务教育的时候,就明白了教育是怎么回事。当然也对少年儿童心理方面的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虽然当时懵懵懂懂,但后来确实对于心理学、儿童教育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兴趣,一直到现在还会关注一些这面的东西。

2、

好像从上小学开始吧,一直到现在,每次我们聚在一起,爸爸都会给我和哥哥讲一些大道理,从学习方法到时事热点,再到人生价值观,甚至有时候会分析一些走进科学和道德与法制的案例,给我们培养探索精神、普及法律和自己我保护的一些知识。

小时候虽然感觉特别无聊,甚至会左耳进右耳出,但是后来发现从小灌输的这些思想,都在不知不觉和潜移默化中产生了影响,对于现在我们对分析事情、解决问题有很多的帮助。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也养成了一起讨论问题的习惯。

所以现在,回家的时候我可以粘着我妈做好吃的,一块逛街;也可以和爸爸正襟危坐讨论时事。我不会觉得和爸爸无话可讲,更不会觉得尴尬。我讲到的一些事情爸爸会帮我分析,我也会给爸爸分享、帮他学习和接触一些新鲜的东西,比如数码产品、网络知识等等,而他也乐于接受。

总之这种和长辈之间平等交流的状态我觉得很难得,也很值得珍惜。

后来观察认识的一些人,也发现了孩子身上有父母的影子,孩子的行为举止、对事情的态度、处理方法等受到父母的影响。

所以我觉得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的影响,这个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3、大学毕业以来,和爸爸聊的比较多的就是工作和同事关系。结婚后,自然少不了讨论避免矛盾和处理家庭琐事的一些话题。

关于家庭,我爸爸给我讲了他读到的和思考过总结的几句话,我也一直在想,感觉说的很对。

(1)不跟家人置气,不跟邻里置气,不跟小人置气。

和亲人生气没有必要,和小人生气徒增烦恼。

(2)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

所以和家人不要讲是非对错,讲爱和宽容。

(3)不要为一些无谓的事情,惊扰了幸福。

毕竟从恋爱到结婚,大家都是奔着幸福去的,生活的琐碎烦恼由他去吧。

(4)你想要别人怎么对你,你就要怎么对待他。

以己度人,换位思考,这样更容易相互理解。

(5)改变别人很难,不如改变自己,通过自己影响他人。

这几句话对我帮助很大,以前偶然看不惯张先生的地方,和他对峙一定要争个谁对谁错,时刻谨记对方的错误和纰漏,一有机会就立刻反攻。这样的结果就是,两个人关系十分紧张,剑拔弩张的状态,反而更容易激发一些矛盾。

后来想了爸爸给我讲的这些,我才意识到和张先生争论对错、闹矛盾、发脾气,问题并不只在张先生身上,我自己的心态也很有问题——他是爱人和朋友,是在困难的时候愿意帮助你的人,和你掏心掏肺真诚相处的人,也是愿意陪伴你一生的人,何必要当作敌人对待?

然后我觉得有必要改变一下我自己的心态,换一种方式去解决问题。既然他爱面子、认为道理都在自己这里,那就奉承附和几句吧。给足了他面子、免去了矛盾,他还觉得自己蛮厉害,他心情好了,一切都好了。

尤其是上面关于张先生的几件事情以后,似乎找到了方法和头绪,我觉得在改变自己适应婚姻生活的同时。可以慢慢地、悄悄地,通过长时间的坚持、一点点的渗透这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用肯定和鼓励的方式引导张先生改变,以此来改善和优化我们的关系。

一些悄悄的改变:

1、张先生喜欢颐气指使,而我希望他能尊重我,征求我的意见和考虑我的感受。所以,以后的对话中,我就特别注意使用些类似敬词的言语,比如:

老公,你可以不可以帮我倒杯水?

老公,这个床单太大了,我自己弄不了,你能帮我晾一下吗?

老公,我要去洗碗了,餐桌你可以帮我擦一下吗?

然后给他说谢谢。

虽然给了他拒绝的机会,但张先生是非常爱面子,通常不会拒绝,因此我每每都能得逞。

刚开始他会说你这么客气干啥,后来就习惯了。再后来他就会说:

老婆,你帮我烧水吧,晚上我要洗澡。

老婆,换下来的衣服放在脏衣篓了,你记得帮我洗啊。

老婆,我想喝水,你能帮我拿一下吗?

相比“你怎么不给我倒水?”这样的话,这些礼貌的请求当然更让我乐意面对。

2、

虽然张先生不愿意做家务,但有些时候会对做饭表现出兴趣,有时候心情好了会主动做饭。尤其是我怀孕以后,张先生做饭就更加积极了。

他做饭我就过去帮忙,问他:

今天要做什么菜啊?

需要我来帮你吗?

我来帮你洗菜切菜吧!

后来他热情高涨起来,除了做平时会的家常菜,还会研究一下菜谱,学习新菜。

我就会说;

这个刀工不错啊。

这个菜你都会做啊?

可以吃了吗,我从客厅都闻见香味啦?

今天做的比上次还好吃,我又吃撑啦。

有时候他会赶我出去,说去玩吧,一会就等着吃吧。

我就出去玩一会,然后三五分钟地往厨房里跑,拿点水果给他,稍微捣个乱啥的,或者给他说:你做饭的时候还挺帅的。张先生就会说,那当然,哥一直这么帅。

张先生做完饭我都先拍照,发朋友圈或者球球,不必转述大家的夸奖和赞扬,张先生自己就会看到。然后自信心膨胀起来,过几天又会开创新菜谱。

还有如果他做饭,坚决不让他洗碗,还要给他讲:今天你做饭太辛苦了,我来洗碗。如果我做饭,他要洗碗的话就让他去吧,但是洗完之后会说,谢谢,辛苦了或者你怎么这么勤劳,我又懒了,之类。

后来,张先生就成了张大厨。除了积极地要求做饭,张先生还会隔三差五地想起来搞个大扫除。

3、

张先生有时候说:这个衣服太难看了,以后别穿了。这双鞋真丑。以后不要穿这个出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风格,自己不喜欢就随意批评,实在是很不礼貌,这样的言语让我觉得特别过分,尤其是人多的时候就会感觉难堪、一点也得不到尊重。

但张先生的大男子主义,争执只会让他越发固执。所以,后来我见他换了新的发型、衣服、裤子、鞋子什么的,我都会说,

哇这个头发好有型!

这个衣服真是好显身材啊、超有气质!

老公,你穿这个好帅啊!

来,看我给你拍张照片,帅吧!

下班回来以后,一定问问他,

今天你同事有说你帅吗?

人夸你的鞋子、衣服、发型好看吗?

如果有,张先生就得意了,说:当然了,我这么大一枚帅哥。我就说,嗯哪,你最帅了。

如果没有,张先生就讪讪地说,我一直都这么帅,他们都习惯了。

我就说:你们同事太不关心你了,今天这么帅也发现不了。

回报就是,张先生会说:

你的包包、鞋子多漂亮啊,有同事问你在哪买的了吗?

哇,今天你穿了这个裙子啊!

老婆,你穿这个裙子的时候可以穿这双鞋,这样还挺好看的。

即使穿了他不喜欢的衣服,他也极少抨击,而是说:我们去买几件新衣服吧。

4、

夏天天气热,水果垃圾比较多,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容易有味道,而且招虫子。所以我们平时就在客厅吃水果,客厅和厨房的垃圾一般第二天早上上班我就随手去倒掉了,卧室都是棉棒、包装纸、卫生纸之类的干燥垃圾,每天产生的垃圾都不多,两三天才倒一次。

有一次张先生在卧室吃了水果,没告诉我,第二天垃圾没扔掉,一下班回家我就闻道了气味,最后寻根溯源找到了卧室的垃圾桶。我黑着脸问他,啥时候在卧室吃的水果,为啥不告诉我?现在都臭了怎么办?

张先生不知如何是好。我把垃圾袋系起来,放到楼梯口,告诉他第二天早上他得自己把这个垃圾拿去丢掉,然后去刷了垃圾桶。张先生亦步亦趋,紧随其后,一直:嗯,嗯,好,好。

他一向是把自己当作绝对权威,他说的都是对的,错的也是对的,绝对不容许别人批评和指责。所以,他这样反常的行为,我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张先生啥时候这么听话了?然后也就不生气了。我只是告诉张先生,以后尽量把水果垃圾扔到客厅,我会第二天把垃圾丢掉。否则不及时处理会有气味,会招虫子,张先生认真地点点头,嗯,我知道了。

此后,这样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过。有时候张先生早上还会自觉地把垃圾带下去丢掉。

5、

我和张先生闹矛盾的时候是吵完我们就默契地不提了。

但是后来我发现这样的话,因为没有沟通矛盾得不到解决,所以实际上矛盾并没有消失,反而会埋下一些隐患。

所以后来矛盾过后,心情好点的时候,我就会给他讲,上次闹矛盾我不该发脾气,不该给你这么多压力,让你这么操心,以后不会这样了。

其实那件事情,我是这么想的,并没有想要闹矛盾或者针对你发脾气。

有时候也会告诉他,你曾经说过我什么话,让我特别伤心。

事情发生当时张先生是不会道歉的,更不会承认错误。但是如果过后我道歉,张先生也会立刻道歉,说自己的不对,还有些时候主动请我吃饭、买好吃的表示歉意。

对于一个大男子主义的人,他能做到这一点我就觉得挺成功了,也就不再计较。

很多时候矛盾是沟通不畅造成的,所以交流和沟通很必要,当然还要学会让步。

总结:

这样的过程,是我自己学会体谅和宽容张先生的过程,是婚姻生活中对处理和避免矛盾的一些方法和改变,其实也是我对于一些教育方法和理念在张先生身上的实践及检验。

最后张先生的这些改变让我觉得非常惊喜,很多事情上我们越来约默契,也越来越宽容,自然也就少了很多的矛盾和烦恼。

这一系列的事情,让我确信,长时间生活在一起的人会对彼此产生影响,而恰当的方法和引导,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很多矛盾,甚至可以被引导着往好的方向发展。这一点不管对于婚姻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还是以后教育孩子一定会有用。

相关文章

  • 潜移默化的力量

    师北宸21天写作训练营Vol1# 第一次知道李晶老师,是在张善疯老师的群里,当时张老师把我拉到他的群里,看群...

  • 潜移默化的力量

    看到这样一个故事,第一次去国外读书,因为不会说英文,根本没有朋友,别人上课的时候小组讨论,他就在旁边傻看着。一年之...

  • 潜移默化的力量

    昨天早饭过后,檬檬看着地上摆放凌乱的玩具和她的小椅子,自言自语的嘟嚷了一句:乱七八糟的!然后就开始收拾起来,先将玩...

  • 潜移默化的力量

    背景一: 1、 张先生一直标榜:我们张家的男人从来不做饭,从来不做家务。 但有一次,张先生心血来潮,打扫了卫生间。...

  • 潜移默化的力量

    有人说,“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与谁同行。”千万别小看潜移默化和耳濡目染的力量,人就是在这种力量中慢慢被塑造...

  • 潜移默化的力量

    第一次认识蒙曼老师是在《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她的出口成诗、知性、大方、极具亲和力的形象深深的吸引了我。 蒙曼老师...

  • 潜移默化的力量

    有位朋友经常说,他平生爱好只有两大项,即读书和远游。事实上他也是这么做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他的生活常态,每...

  • 潜移默化的力量

    潜移默化,都知道它的含义,但你有真正体会它是如何发生的吗?最近女儿发生的一个转变,我只能用这四个字来形容。 ...

  • 2019-02-17 开学第一天

    习惯的力量非常强大。 潜移默化的影响力非常强大。 我的一只鞋子可以见证习惯和潜移默化的力量,每只鞋后跟的一边最后都...

  • 相信潜移默化的力量

    家附近新开了一个小书屋,女儿有一天进去之后,非常喜欢。最初吸引她的是一些立体书的,其他的书屋和儿童图书馆里面不常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潜移默化的力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fb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