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说:“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就我而言,虽然没有因为读书而变得深邃,也没有因为读书而变得清醒,但因为读书而变得充实那是绝对的。
无论何时,只要有一卷在手,我便不知道春夏秋冬,也不会陷入迷茫崩溃。
只是兜兜转转这些年,我并没有对读书做一个规划,基本上都是随心所欲,仅仅为了愉悦自己!
每天晚上在群里打卡时,总会有意无意地看一眼友友们的所读之书,我就对自己心生责备。这些年看似一直在坚持读书,可是很少读“难读”之书:大部头书,专业性强的书,历史哲学类书等。
昨天群主说她准备读《追忆似水年华》,问谁愿意一起读:可以相互鼓励,相互监督。
我马上回复愿意试一试。以前从未打算读这一套书,所以我手上无纸质书,暂时只能从电子书开始。于是我马上在掌阅里下载了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的七卷本,这套书由15位译者合作完成,其中包括许渊冲、桂裕芳、徐和瑾、周克希等资深翻译家。
当我把截图发到群里的时候,群主说:“这套也可以,我准备读台版的!”孤陋寡闻的我压根就不知道有台版,再加上我也没有勇气读台版,因为繁体太多,我根本无法驾驭。我明知道于我而言,台版主要是因为不认识字而无法理解内容,可我还是在群里问道:“台版的优势是什么?”
群主将她收藏的台版《追忆似水年华》发到群里的同时,还专门请一个专家解答我的问题,他说:“繁体是一个方面,竖着排版看起来也很舒服!”我想一想,记忆中自己似乎还从未读过台版的书!
群里有很多友友都不仅读过《追忆似水年华》,他们很多都读的是台版,对于一个只能利用零碎时间读书的我来说,这实在是没有勇气,于是只能从简易本入手。
去年买了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还未开始,买了莫言代表作18册只读了2本,当然还有很多单本书未读。家里的这些存书要么因为缘分不够找不到感觉,要么因为时间太零碎无法开始,总之就一直在书架上束之高阁。既然有朋友一起读大部头《追忆似水年华》,那我就先读完这套书再说。
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喜欢读书的中国人,我居然没有认真读过《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红楼梦》倒是读了三遍,可还是没有读好读透,也因为如此,我每次说自己喜欢读书都有些心惊胆战不自信。
六年前,迷茫中的我找到我的高中语文老师,他在文学上早已经硕果累累。他说:“读遍近现代书籍!”虽然我知道读遍近现代书不太可能,但我清楚地知道自己阅读量确实很少,也就发誓尽可能博览群书。
转眼六年过去了,我虽然跌跌撞撞走在阅读之路上,可是依然无法下笔有如神,至少还从未写出自己喜欢的文字。
群里很多读书达人,他们很多可以做到一天一本书,一周一月一大部头书,我虽然也有这样的美好愿望,可终究因为太忙而无法落实。
这套七本的《追忆似水年华》不知道需要多久才可以搞定,但是我知道我一定会坚持读完的,在无法清楚地知道怎样才可以高质量阅读时,阅读数量也是一件重要的事,哪怕有一天回忆起,我已经无法回答《追忆似水年华》到底讲了些什么?但至少我曾读过此书,也曾在此书中悲欢离合,这就足够了!
未来加油,相信我会尽快完成此套大部头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