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浏览微博,看到了一场精彩的论战。这场论战来源于昨天早上@周服老于感慨罗胖子的一条微博:“罗辑思维最近一期有关理性思维节目提到一概率问题,连续抛了10次硬币,出现了10次正面,那么第11次还出现正面概率是多少?罗胖说还是1/2。这哥们真的完全不懂概率,如这枚硬币无作弊,按概率公式,连续11次正面的概率是:P(X)=1/2的11次方,约0.000488,使劲说万分之五。非理性节目真的很有市场。”
跟随的1500多条评论非常有趣,其间主要是老于和浙大物理系博士后@贼叉之间的论战。细节我就不展开说了,主要论辩都集中在概率论的数学讨论上面了。贼叉先生和大多数看客都从概率论的基本知识上得出了0.5这个结论,都是把第11次作为独立事件来看的。评论展开后,出现了好几种审题上的理解分歧,当然很多人并没有主动意识到原来的问题完全屏蔽了情景逻辑,这下就远远不再是单纯的古典概率题了。以下是我整理的争论要点:
1、第11次正面和连续11次正面是一个事件,都是2048分之一,即万分之五左右。因为前10次不是第11次的条件,所以不能说前10次是正面就决定了第11次怎么样,而是说第11次抛硬币结果这个事件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连续抛10次正面以后,我们只能说第11次出现正反面的概率仍然相同,而不能说概率是1/2;
2、前面10次是正面如果是已知的,那第十一次是正面的概率就是50%。如果是未知的,只是问玩11次,前十次正面,后一次反面的概率则是老于的答案。但读起来,题目的意思应该指前十次正面已知;
3、前面10次都是正面的概率太小,说明有种不明原因导致偏向正面,所以第11次仍然是正面的概率大于0.5,投机者早就会检查这个预设了,只有书呆子才会继续相信硬币和投掷环境是符合标准条件的;
4、如果老于给出的题目没错,答案就是万分之五,那是在连续10次正面的基础上,第11次仍正面的概率是多少。如果题目改成前十次是正面,那么第十一次多大概率是正面的?当然就是一半,歧义很微妙;
5、两人扯的不是一回事。罗胖说的是前10次都是正面,这是已经发生了的,第11次,正面概率是多少。老于说的是连续抛11次,都是正面的概率是多少。
到后来,老于已经被整糊涂了(或许是装糊涂?),有人问出现反面的概率是多少?老于仍然回答万分之五,这个回答遭到了众人的嘲笑——那剩下的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又是什么鬼?。我的感觉,参与其中的众人包括我都被罗胖设计的隐含歧义的逻辑炸弹耍了。你想嘛,罗胖就是很有理性且专门搞逻辑思维的,他还会犯那种低级错误么?我们投掷了10次,正面10次发生了,下一次正面发生的概率是多少?按照概率论来理解,在未知前10次结果时,11次全部正面的条件概率是不到万分之五;而在已知前10次结果时,无论这个结果是什么,第十一次正反概率皆0.5。罗胖无非就是想传达一个概念,在各种条件简单的理想实验中,概率是先验的,不会被频率影响的,“这就是世界的真相”。
上面是一个完全已经简化抽象了的模型案例了。我们在现实环境中影响的因素或则说是条件会复杂很多,当然事情本身也会复杂许多。如果我们把前10次投硬币得正面的事件替换为某类业务的10次成功案例,现在要分析我们复制前面的成功模式去做第11次,项目在商业上成功的可行性或概率。我觉得那就需要波普尔的情境逻辑方法了,其实前述讨论中的争论要点中已经有情景逻辑的雏形了,我也在前文中提到了情景逻辑。
波普尔曾举过一个例子:一个叫理查德的人要赶一趟火车,他必须过一条马路,但这马路交通拥堵。现在,假设我们想要解释的是理查德在穿过马路时有些古怪的动作。波普尔认为,如果我们要解释他的行为,除了要找出影响理查德古怪行为的各类物理障碍和社会障碍外,首先应该确认他的目的是穿过马路而不是其它。另外,也必须认定他具有某些知识(比如关于社会制度的知识)。 当然分析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干扰项,比如有人可能会从心理学角度问理查德是否真的“想到”过马路的“目的”,或者会问理查德在心理意义上的唯一“目的”是否是怕误了火车。或许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过马路这样的次要的目的可能根本就不存在。波普尔认为,我们应该把理查德的目的和知识都视为客观社会情境的要素,赶上火车的实际心理目的与我们要解决的特定问题不相干。我们的特定问题只要求他的目的(即“情境目的”)是在符合安全要求的情况下尽快地过马路。回归到我举的项目开发的例子,波普尔说的情景目的就替换成了尽快分析出第11次行动成功的可行性或概率。与波普尔的例子相似,我们就不会对这个项目的一般性知识感兴趣了,我们只会关心与这个情境密切相关的知识。 基于这种情境分析,我们就能够解释或者预测新项目的成功概率。
这样我们拥有的就已经是一个模型、一个类型案例而非单一案例了。情境分析的方法能够迅速把一个案例变为了相关情境中的任何案例,把前10次的案例中的知识还原为类型情境模型的要素,通过这个模型就能够在原则上解释结构上相似的商业项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