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穿行在如画的山水中——桂林之旅

穿行在如画的山水中——桂林之旅

作者: 山间明月Ly | 来源:发表于2018-08-19 16:30 被阅读19次

    偶尔有次在小学四年级的一篇课文《桂林山水》中“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初步领略到桂林山水甲天下之后,就对桂林这座8、9月满街飘着桂花香的城市充满了无限的神往之情。机会终于在2012年的4月底悄然来了。

    于是我带着梦幻带着美好,如愿以偿地踏上了去桂林的飞机,飞机穿行在飘浮的朵朵云层中,一个多小时的短暂飞行,我们就来到了机场。之后找了一家香樟树飘香的客栈住了下来。在办理住宿时,意外发现壁柜上放着几本桂林旅游的书,向老板借了一本,喜滋滋地拿走了。由于很兴奋睡不着,就拿出那本书翻阅起来,不知不觉中竟然睡着了。

    ①独秀风采

    第二天清晨,我们早早地来到了独秀峰风景区,只见位于灵川县的这座山峰以其独特秀美的风姿傲视着群山,以其龙脉之关键庇护着王府。“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清代袁枚的诗把我们带到了如画的山前。

    蹬级上山,山路陡峭险要,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共有石级306,刚一抬头,突然独秀峰南麓石壁上一个大大的“寿”字闯入眼前。相传这是慈禧太后60大寿时书赠广西巡抚张联桂的回礼。当年中日甲午海战中国战败,张巡抚为了炫耀慈禧的厚爱,就慈禧的题字镌刻在了这里。这非凡的笔触显示了当年慈禧太后的美好愿望,当然也把当时政坛的情形显示了出来。

    而峰壁摩崖石刻星罗棋布,其中太平岩内还有一世界文化奇观——“太岁”摩崖石刻,据说是南朝文学家颜延之的读书岩,是桂林最古老的名人古迹。“南天一柱”刻于独秀峰的东面,单直径约一丈,是桂林2000余摩崖石刻中字体最大的石刻。于是想起昨晚看到的几句诗“江山几度换新王,百载明城接大荒。浴火重生今又是,南天一柱鉴沧桑。”

    走走停停,终于来到了“仰止亭”,前望山顶,高山仰止,到达了顶部的观景台独秀亭,登临四望,顿有“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之感,山高人为峰,突然有种“君临天下”之神奇。只觉云生足下,星列胸前,桂林的奇山秀水可以说是一览无余。虽没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势,但也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情致。

    山上还建有玄武阁、观音堂、三客庙、三神祠等,山下有月牙池荡漾,青山碧水,池上水榭曲栏,池畔垂柳依依,景色十分优美。池畔有中山纪念塔,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1921年誓师北伐驻足于此而建。

    我们站在山脚,仰望,只见夕阳西下,整个独秀峰好像披上了一道金色的光辉,俨然一位紫袍玉带的王者,故又被称“紫金山”。唐代张固有诗云“孤峰不与众山俦,直上青云势不休”,真是突出了它名副其实的兀立之气势。“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油然而生。

    ②靖江王府

    第三天,还有点儿疲惫不堪的我们又随着如织的人流来到了靖江王府。这王府是明太祖朱元璋之侄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时修造成的王城。昔日靖江王府的大气和龙脉,据说都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位置,看来真是一点不假。过去旅行家徐霞客竟然没有能进入王府为憾事,我等普通人却能以进府观景为幸事。

    进入府中,只见环境很是优美,景色异常怡人。百年古木,枝繁叶茂,寄生树藤,与别处树木不同。其中有棵龙爪树,它的枝干向四周伸展,真的就像龙爪一样抓住青天,据说曾经两次火烧而没死得以幸存下来,被称为靖江王府三大灵物之一。府内建筑体现了王者风范:气派、繁华、典雅、森严。室内展厅一一将各位王爷的生平事迹展示了出来。昔日的王府曾经承载着科考乡试、会试的任务,如今的王府成了广西师范学院的基地,仍培养着一批又一批的国家人才。

    ③科考体验

    以前只在书上知道一些关于科举考试的事情,没想到今天还可以在这王府当中亲自体验昔日学子考试的情形。游客们被安排依次进入考场,有多道墙壁隔着,两人一组一个隔墙,在狭窄的空间里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纸墨笔砚,两人正襟危坐后,开始凝视试卷,握着毛笔的手颤抖不已,虽然只是“四书”“五经”“八股文”“寿”字几个空要填写,外面站着十来个手握兵器的人,威严地注视着考试者,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却让人真正体验到了科考者的辛酸苦辣和考场的神圣庄严。

    “十年寒窗人不觉,一朝成名天下知。”交卷之后,是几个大学生扮演的人员颁发皇榜,作弊者被拖出去“阉了”,高中者喜得荣耀“证书”,并给予照相合影留念。明清科举让学子备尝艰辛,“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文字狱的暴力酷刑使得多少有才之士报国无门、含冤屈死?今日的高考又让多少个性张扬的考生情断考场、命绝书本?

    晚上,我们找了一家当地有名的餐馆,大快朵颐地美美地吃了一顿,拖着疲倦的双腿回到客栈,我拿出借的那本书还老板,老板笑盈盈地说“书赠有缘人,你那么爱读书,而且这些书摆在那里好几年啦,却没游客借过,就送给你啦!”我捧着书赶紧激动地说“谢谢老板”。其实,这也不是一本好珍贵的好书,但是,老板的那席话着实温暖了我好几天,直到现在想起来,心里仍然很温暖。

    ④两江四湖

    第四天早上醒来,外面竟然下起了濛濛细雨,空气很清新,一股淡淡的樟树花香袭来。我们依然游兴浓浓,收拾好东西退了房,和老板告别之后朝漓江出发了。

    来到江边,只见远处薄薄的晨雾飘浮在江上一般,而江面却平静如镜,“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群山群峰曼妙的身姿投影在江水中,早出的渔人身披蓑衣,撑一竹筏,轻轻划着桨,耳边还传来渔人的歌声,微微的涟漪闪着光,整个画面宛如一幅写意水墨画。

    我们完全被这美景给吸引住了,不停地拍照,“快上船了”要不是有人催促,我们已忘了是我们的船来了。站在船头,可一览四周景色;矗立在江上的“象鼻山”以它的雄姿展现在人们眼中,形神兼备,将山和水融为了一体。

    象鼻山原名漓山,位于桂林桃花江与漓江交汇处。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长鼻子喝水的巨象而得名。明代诗人孔镛“象鼻分明饮天河,西风一吸水应波”很形象地描绘了这一特点。耸立于山顶处有一座塔,远看好像插在象背上的剑柄,又好像一只古典的宝瓶。

    船到了象鼻山,我们一行下了船,登山。山上有水月洞,据《象山记》载:有石穴一,彼此可以相望,形圆而长,其半入于漓水中,水时高时下,故其穴亦时大时小。宋蓟北处士有诗一首《水月洞》“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细致地刻画了天上、洞中、水底月亮交相辉映的奇迹,可惜我们没有夜游象鼻山,也就看不到这一奇景了。

    雨好像停了,我们轻快地拾级而上,来到了象眼岩,只见南北有两个洞,如同大象的一双眼睛,看见好多人在这儿排队,我们也只好停下来等候,想着在这儿观景,绝对是一对眺望风景的绝妙窗口。果然,从象山的左眼望去,只见远处高耸的城区楼宇街市鳞次栉比、层层叠叠;而从象山的右眼望去,只见江上帆影,粼粼的波光隐现在塔山和穿山之间。

    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山顶,这儿有座塔,有人说是“剑柄塔”,又叫“宝瓶塔”,难怪我们在船上时看见像剑柄又像宝瓶,据说是普贤菩萨用来镇天象而建的,我们沉迷在了美丽的传说里。

    依依不舍地下山之后,我们又坐在船上,感到四周群山环抱,江水茫茫,低头见清澈的江底石头可现,于是康有为那首《漓江杂咏》弥漫开来“锦石奇峰次第开,清江碧溜万千回。问余半月行何事,日读天然画本来。”这锦石好像指的是漓江水中的石头,被当地人称为“清水石”,好像当地流传一句话叫“山中有石则奇,水中有石则清”,真的还是如此啊,曾经在《小石潭记》中看到过类似的句子,也在长江三峡之小三峡溪流中亲眼见到过。

    到了第五天,由于时间不足,我们只匆匆地游览了四湖。四湖是指市中心的杉湖、榕湖、桂湖、木龙湖。在唐代本来是桂林的护城河;北宋年间,前三个湖舟楫纵横,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兴盛一时;到了明代,它们逐渐变成了一个一个相连的湖泊,由于年代久远,一些湖就被淹没了。南宋著名诗人刘克庄咏叹“千山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的梦想,终于在建设者们几千个日夜的艰苦奋战下于2002年6月实现了。

    四湖主要以它们各具特色的桥牵引着游客的心,这些桥仿各国的大桥模式建成,连接着江湖两岸,有的桥下壁上还有绘画。这些桥有的是木制的,有的是钢铁的,没有重复、没有雷同;有的是独特、奇妙。还有意大利水上之城威尼斯的旖旎风光。

    其中位于杉湖东侧、象鼻山旁的知音台,很有意思,它面积大约有一万平方米。主要以我国古代乐器琵琶为主枸架,辅以园林小路、溪流、古木、泉水,构成了一幅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优美意境图。

    四湖中最为人们流连忘返的还是要数日月双塔,日塔是铜塔,位于杉湖中心,高41米,7层,铜塔全由钢材铸造而成,并装饰有精美的壁画,非常不简单的是整座铜塔创下了三项世界之最:世界上最高的铜塔,世界上最高的铜质建筑物,世界上最高的水中塔。月塔是琉璃塔,高35米,共9层。环饶着两座塔漫步,我们感觉自己好渺小,天空好辽远!

    在如梦如幻的情景中,我们不得不踏上了归途。“桂林山水甲天下”果真名不虚传,在飞机上小憩一会儿,仿佛间,自己飘飞在桂林的上空,在连绵不绝的山水中,不断有云层山峰向我涌来,倏地又离去,“好美的山,好美的水呀”!

    再见了,桂林的山;

    再见了,桂林的水;

    再见了,如画的桂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穿行在如画的山水中——桂林之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ic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