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玲是我朋友的简历客户,与她的结缘,既出于我的好奇,也出于我的体谅。她毕业近2年,刚从上一家公司离职出来,面临找工作的焦虑,朋友建议她做个生涯咨询,将她推荐给了我。
假期期间,我尚未考虑做正式的收费咨询,简短沟通后,发现小玲本是个很体谅的女孩,且找工作本来就不是简单的事, 困惑和焦虑在所难免,就更没有当咨询客户对待了,权当认识一个有困难的小女生,给她做些赋能,帮她建立信心去接受新的挑战。
近期,她在求职路上,每每遇到问题或产生焦虑,会找我交流。帮她排解焦虑,似乎成为了这些天做家务至之余的调节,把我从繁琐的事务中,拉回到形而上的思考与讨论中。
表面看起来,是我在帮她,陪伴她走在求职的路上,但实际上,她也间接地帮助了我,更确切地说,她的求助,满足了我体谅、回顾、理念等才干优势的发挥。在她的身上,我仿佛看到自己年轻时候的窘境,她所经历过的挫折和心理势态,我都曾经有过,我也正通过持续的学习和探索,从限制性思维中逐渐出来。关于小玲提及的问题,都很有代表性,就此展开阐述。
对于找新工作,小玲最大的痛点在于上一段工作的离职原因——被动离职,部门总监对她试用期的工作表现不甚满意,为此,她受了不小的打击。
绝大部分职场人,遭受解雇,首先会怀疑自己的能力问题,从而失去信心,事实真实如此吗,如何能破解这样的心理心理圈。
首先,还原矛盾情爆发的情境,厘清事件始末中每个人的角色和表现。通过现场还原,了解到在工作过程中,小玲与总监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工作风格差异较大,总监雷厉风行、小玲有完美主义倾向,主要矛盾在于工作模式上的冲突,总监甚至于对小玲恶意诋毁,善良单纯的小玲自然无力承受。总监的行为模式本身有不当之处,在该工作氛围中,小玲备受压抑,自信心被严重打击,感觉自己被困在笼中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
通过还原情境,将其他干系人纳入进来,责任不在小玲一个人,为此,小玲的心态放宽了不少。
其次,盘点小玲过往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学生时代,是个妥妥的学霸,第一份工作相当顺利,即使当时跳槽过来,也是经朋友推荐,顺利通过面试而过来过来的。在描述这份仅做了3个多月的工作时,她亦如数家珍,对公司的商业模式和业务性质了然于心。从她的描述来看,小玲的能力不弱,对于一个刚毕业2年的人来说,所掌握的学识和能力,已完全可以应付当前的目标岗位了。
最后,就是小玲自身的课题分离问题了,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问题。对于毕业不久的人,如工作出现差错,或者有不胜任之处,本来就是很正常的事。有的人,勇于面对差错和上级的责难,首先考虑的是要如何改进工作;而有的人,既想为自己辩解又感到自责和自卑,处在自己的情绪中不能自拔。无疑,小玲是属于后者。而在这个事件上的课题分离,需要将既已离职的事实放下,总监对她的评价是总监的事,她需要接纳自己,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以便面对未来的工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