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来,阿来。
叫起来就像在唤一个如初生牛犊般的孩子,但其实阿来已经将近60岁。
对于藏族那个海拔高且宗教文化昌盛的地方,我们的了解少之又少,朝的什么圣,拜的什么教,零星从导游或者历史书上看到。
最开始看阿来的文章,一下就挑中了他获茅盾文学奖的《尘埃落定》,讲的是一个被认为是傻子的孩子最后变成藏族土司(部落之首)的故事。
阿来:我可没有在写旅游攻略阿来极其擅长用平淡诙谐的语调,揭示出某些社会阴暗面。他擅长将事实写出来,并不发表意见。
《尘埃落定》里面讲的是藏族与汉族接壤的地方,藏族麦其土司的二儿子用单纯的、敏感的触觉看着周遭的一切。
他因为被认为傻,所以得到额外的厚爱。直到他领导罂粟花战争,并取得了胜利,甚至玩闹一般的在边境搭建了市场,红极一时。周围的土司都不得不讨好自己的时候,没人再觉得他是一个傻子了。
但傻子还是傻子,傻子想的东西并不多。
仇恨,毒辣,算计,流血……这都是与自己的无关世界的东西,这个傻子明白,这一切都是宿命,就算自己没有得到麦其土司之位,没有搭建市场,没有惹来“政府”,没有杀了那个杀自己的男人,最终麦其土司,以及其他土司,都会覆灭。
他的眼睛穿过了厚厚的雪峰,看见新的政府会接纳寨子里面的百姓,他们不用再对土司一家卑躬屈膝。
桑吉卓玛不用再当自己的家奴,索朗泽浪不用为自己挡刀,而依不用再拎着刀给土司家行刑……
英雄的时代过去了,历史的脚步不会因为聪明的傻土司而停滞,这是一种必然的归宿。
小说中为他开智的是一个哲人,只有哲人才有孤傲的灵魂,只有哲人才敢拨开混沌重见真实。不知不觉中,这个傻子已经成了一个哲人吧,他看见酒家店长来杀自己,他说:
“是我的命来敲门了。”
直到最后尘埃落定,一切都将被消失在滚滚历史中。
我看的第二本是他的中篇小说《三只虫草》。
阿来:我可没有在写旅游攻略这一篇的主角还是一个孩子,一个逃课去挖虫草的孩子。
桑吉得知虫草假被取消后,逃课回家帮忙挖虫草,虫草的季节只有短短的一个月。得知天才少年逃课后,家长和老师并没有过多的责怪他。
新来的调研员由于官场不得志,所以一气之下取消了虫草假,气消了后又回复了假期。
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他低价从村民哪儿收购了几万块钱的虫草,其中就有桑吉家。
为了赎回被一同卖掉定做的装虫草的箱子,桑吉忍痛将属于自己的三只虫草换回了爸爸的箱子。调研员答应给他一套百科全书。
三只虫草辗转到了调研员上一级领导,随即被泡掉一只后剩下的又被送往更高的目的地。
桑吉不知道,桑吉只是被百科全书冲昏了头脑,等到拿到百科全书的时候,校长却说这是属于全校的。桑吉借阅着看完,他痛惜的看到校长儿子将百科全书撕得满地都是。
虫草被送到各地,桑吉也上了县中。不同的是调研员已经被掉走高升,桑吉也能在巨大的图书馆看到各种各样的书了。
与大喊大叫的“我们要反腐反贪污”的口号相比,《三只虫草》所用平淡的话语,甚至将三只虫草到不同地方都不同感受都细细描绘出来的语句,显得有趣极了。
桑吉一家拿到五万块钱喜出望外,而调研员担心五万的“走动”是不是略显不够。调研员将百科全书送给学校并未给桑吉个人,桑吉很快的从愤怒伤心中走出来,并且捧起了百科全书。
三只虫草就像一个小小的石块,看得见的是它附近的涟漪,看不见的是随着震动扩散到边缘的影响力。
第三本《大地的阶梯》
阿来:我可没有在写旅游攻略这一本书看起来是略显吃力的,如果抱着睡前阅读的心态去读,完全就记不住那些拗口的藏族地名。
不过如果你拿着实体书当旅游攻略看,也是不错的,应该没有任何业余旅游编辑能比得上阿来了。多亏了编辑的要求,才能看到一部图文结合的“旅游攻略”。
一位法国汉学家认为,在阿来作品中,《大地的阶梯》的文学价值其实超过了他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尘埃落定》。我也非常赞同。
我看到了与前两部不同的强烈情感。
如果说《尘埃落定》是用一个虚构的故事来诉说命运如同尘埃一般注定归于大地都话,那么《大地的阶梯》实实在在的是阿来用脚步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时间史。
从泸定桥出发,阿来往西藏最高峰走去,他到了阿坝州,这里是四大土司统治范围之一。小金川大金川也早已不是几十年前的模样。这里天是雾蒙蒙的,泥石流也会随着雨水到来。
人们已经说不了完整的藏族语言,多是汉话夹杂着藏文,建筑也由颜色鲜艳气势恢宏的变成了低矮的开着两扇窗子的寻常建筑。就连看传统的表演都只有依赖于自己是一个作协的成员身份。
随着地势的拔高,森林草地重新覆盖到这片高原上,说着藏族语言的人也越来越多,房子也恢复了风格。
阿来一路用藏族话沟通,他看到了外人看不到的藏族的变化,这是历史留下的必然痕迹,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他内心的悲痛,悲痛于那些红桦林的消失,那些车站的废弃。那些遗失的语言,那些死亡的走兽……
他写道:"抬起头来,会望见某一座高山戴着冰雪的晶莹冠冕。
我庆幸在我故乡的嘉绒土地上,还有着许多如此宽阔的人间净土,但是,对于我的双眼,对于我的双脚,对于我的内心来说,到达这些净土的荒凉的时间与空间都太长太长了。
在这种时候,我不会阻止自己流出感激的泪水。
总是这样,海拔度越高,山间的谷地就越宽阔,山谷两边的山坡也越发平缓。
我背起背包,继续往前。在这样的地方,就是走上一生一世,我的双脚与内心都不会感到绝望与疲倦。 "
愈往高处走,那种与藏族同胞心心相印的感觉就越来越强烈,那些不用言语就能感受到的神明的力量,那些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还有干净了的蓝天。
从山间的清泉到林间的蘑菇,仿佛我们都已经看见阿来描绘的那个高原之地,他对这片故土如此的热爱!
是否这是阿来的一次朝圣,他想要追寻一次难以放下的故土,那些注定会渐渐消失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