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泰伯篇#8.9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注释
️由:依循、遵照。
主旨
孔子主张治理百姓要有权宜应变的做法。
今译
孔子说:“老百姓的知识程度并不能普遍提高,只能够告诉他们怎么做,却很难使他们明白为什么这样做的道理。”
引述
这一句话,也可以说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老百姓接受政府的规定,当然最好。若是不接受,那就要告诉大家,为什么要这样规定,使大家明白其中的道理。
这两种解释,看起来有一些不同,实际上是相通的。教育再普及,要把道理说得每一个人都明白,恐怕还是十分困难。何况理不易明,道理本来就不容易说清楚、讲明白。加上理会变动,常常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有所不同。就算人人都有知的权利,实在也不容易满足这样的需求。先使人民遵从规定,再逐渐明白道理,比较可行。
还有一种断句法,那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人民可以做得到的,使大家自动自发去做,不必强力监督、指使。人民不明白,或做不到的,最好想办法教导大家,使其明自道理,并且乐于去做。
《论语》的政治理想,在实施仁政,目标在实现和谐的王道社会。公众的事务,大家应该分担。有人明白道理,有人却不甚明白,甚至搞不清楚。很难使老百姓完全明白,固然是事实。尽量使大家明白,则是一种沟通的加强好,
生活智慧
(一)王道社会肯定人人都有仁心,同时给大家奋发向上的激励,树立了人性的尊严。其主要精神,在以“道统”领导“政统”,以政治力量来维护社会文化的自由发展。
(二)政治是大家的事务,人多嘴杂,不免产生不一样的看法。最好能够互相尊重,彼此包容,并且加强沟通。
(三)一件事情要说到大家都明白其中的道理,恐怕在时间、人力上,都有实际上的困难。因此风行草偃的上下感应,便成为重要的助力。
建议
领导者平日注重培养自己的声望,当大家有不同的意见时,出面沟通,才能够产生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