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人云亦云的现象太多,一个热门事件发酵很多人容易被一些主流观点带着走,没有自己的判断。
独立思考是我们越来越缺乏的一种能力或者说是习惯。今天分享一篇刘润老师关于“独立思考”的文章,以供参考
一、了解事实。
了解事实,就是确认自己对一件事的了解程度。
比如,刚才说到的热点事件。你听到A这样说,B那样说。
你是同意A的说法,还是B的说法。
其实A和B都是在发表观点,这个观点来自他们掌握的信息。如果你要发表观点,你就要去了解他们观点背后的事实是什么。
我举个例子。
你有个朋友跳槽去了一家新公司。他跟你说这家公司特别好,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引荐。
而你刚好想换一份工作,听他这么说,就有点心动了。
但是你朋友觉得这份工作好,是他的观点。
你需要了解的是,支撑他观点的事实是什么,为什么他会觉得好?
比如,薪资待遇。比如,交通便利等等。
万一你朋友觉得好,是因为他住在公司附近,上下班很方便。而且他喜欢富有挑战的工作。
而你就就想找份朝九晚五的稳定工作,并且你距离这家公司30公里。
显然,从你的角度出发,这份工作并没有那么好。
二、完善信息
第二步,就是完善信息。
你可以用一人辩证法。
什么意思呢,就是想象你心里住了两个小人,一个天使,一个恶魔,这两个人的观点完全相反。
然后,你拿出一张 A4 纸,左边写上赞成的原因,右边写上反对的原因。
并且在这张写下赞成和反对原因的 A4 纸上,做一个反驳清单。
就是对所有赞成和反对的原因都提出反驳。反驳原因,还要加上事实根据。
还可以用将来发生法。
将来发生法,就是思考后果,预测未来。比如,如果这件事发生了,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比如,你去了这家公司,会发生什么事?可能会有两种结果。第一,你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并且你喜欢上了富有挑战的工作,解锁了新的可能。第二,你适应不了新的工作,每天早起赶地铁消耗了你大量的能量,工作内容也提不起你的兴趣。想象一下,这种后果是你能承受的吗?在未知领域做出成绩,对你的吸引力更大,还是做不好带来的损失更大?
三、学会表达。
当然,独立思考的目的之一,就是系统地表达。
李开复在学生时代,得到了一份暑假工的工作。他对这份工作非常有信心,每天兢兢业业给学生上课。
在课程结束后,他如愿得到了一笔丰厚的报酬。
他一直以为学生对他的印象很好。没想到大家都不喜欢他。
他看到了学生对老师的评估。打分是五分制,其他科目的老师得到的一般是3~4分,而他居然只有1分!
一个学生说:“李开复的课程太枯燥了。也许内容并不差,但是经过他的诠释,实在让我们受不了。”
另一个学生说,“他上课的时候,从来没有看过我们的眼睛。只有他一个人在表演。我们给他的课取了个名字,叫作‘开复剧场’。”
还有学生说,”李老师的语气单调,就像念经一样,有着强烈的催眠作用。就算我昨晚睡够了,终究还是敌不过李老师的催眠术。”
看着这些评语,他脸红心跳,那次暑期课程,成了他的一场噩梦。
但也因为这次经历,他意识到了表达的重要性。
思考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更好的表达。如果有很好的想法,却没法表达出来,思考的意义也就大打折扣。
当然,表达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你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或是其他的形式。只要是你经过独立思考后,认真的表达,都是有价值的。
真正决定你是谁的,是你独立思考的能力。当你不再人云亦云,能够独立思考,系统表达时,你才能从人群中脱颖而出。当你不被外界的信息洪流影响,不再自我消耗和纠结,通过独立思考,真正抵达内心的平和与安静,你才能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专业上。当你内心简单又坚定的时候,才有能量追求事业上的浩瀚。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