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觉得标题不合适,重新改了一下)
《浪姐3》开播,仅仅凭借初舞台,以及和别的姐姐相比过于短的镜头,王心凌爆火了。不仅在各大社交平台都上了热榜,音乐作品更是在qq音乐上屠榜了,前10首有9首是她的作品。
仿佛一夜之间消失的粉丝集体复活,尤其是中年男粉丝,他们盯着电视看王心凌跳舞那个甜蜜的镜头,甚至变成一个热门选题,在某音某书上被他们的老婆或女朋友乐此不疲的记录下来。
一、生活需要一点甜
没办法,就怪青春太过美好。青春的时光是无忧无虑的,青春的rou体是白nen香滑的,连带青春的空气都是香甜的。当冻龄的王心凌穿着校服朝你走来,欢快地跳着8090耳熟能详的《爱你》,你有没有感到一瞬间的恍惚,尘封已久的青春记忆就此打开。
有时候青春的记忆无关悸动,青春本身更多指向的是那段自己陪伴自己成长的青涩时光。就像听到王心凌的歌,不一定非得想起某个男孩女孩,她的歌会在每个课间和午休时间从学校广播里响起,会在你放学上学乘坐公交车从你的随身听耳机里传来。它是更强大的背景音乐。
通过她和她的音乐,我想起来的都是些非常细碎的事和心情。就像我之前的文章有写道我生命中的美好瞬间,放学后我跟我姐窝在她的房间里跟着CD音响放出的歌,编着二重奏,听的歌就有王心凌的。还有每一次感觉亚历山大需要出来透气时,常常走到操场旁边的座椅上拿起随身听,有一段时间播放最多的是王心凌的《月光》,记得旋律抒情而温柔,抚慰人心。(一听曲风就很日系,查了一下果然是翻唱日本歌手的。)
80末90初,这个年龄段默认是不能深夜朋友圈无病乱呻吟、发些哼哼唧唧有的没的关乎心情的内容,因为这样会显得不稳重、不靠谱、不专业,朋友圈要顾及的人太多太多,心灵上早早就不自由了。王心凌掀起的互联网“文艺复兴”更像撕开了一个裂口,让8090这批人的青春被看到。生活需要一点甜,此时我们没有理由不卸下身上重重的壳,一起参与到这场有关青春记忆的狂欢中去。
二、集体狂欢带来的补偿心理
王心凌的现象级爆红是有十分扎实的群众基础的。而这个群众基础某种原因是由唱片工业发展到某种阶段所形成的。唱片时期的歌手与歌曲主要宣传渠道是电视、各大实体商场、街边门店、KTV…渠道受限却统一,反而传遍大江南北。还有就是大火的歌曲曲调往往不太难,朗朗上口,传唱度才高,至少在一代人里才具备国民性。
2004年,也就是王心凌发行《爱你》这张专辑的那一年前后可以说是港台唱片时代最后的辉煌光景了。同一时期内地网络音乐开始兴起,刀郎的《2002年的最后一场雪》、庞龙的《两只蝴蝶》、杨臣刚的《老鼠爱大米》等为代表的因网络发起的歌曲爆火。当时网络歌曲还是以土嗨形象示人,谁都没太在意它们的攻击性。
2004年,也是芒果台的《超级女声》节目算是开启了内娱选秀的新纪元,尤其是2005年第二届火爆程度达到顶峰,产生了新的现象级歌手,包括第一季的季军张含韵、第二季的冠亚季军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等等。
当时还是用短信投票的机制显现出了如今打投机制的原型。这样的偶像养成计划让人们的关注点似乎慢慢地从歌曲转移到了歌手身上,观众的精力被分散到了关于偶像的方方面面,部分观众一步步进化成粉丝,什么男友粉女友粉、妈妈粉,蒙上一层滤镜的粉丝生出了对偶像坚而不摧的保护欲,它们对偶像的作品不再客观不再严格,好听不好听都接受,并强行安利给周边的人。被粉丝罩在蜜罐里的偶像当然也容易迷失自己,尤其到了现在这个数据时代,被粉丝360度全方位的数据包裹下,偶像很难找到真正的市场检验自己的作品,自然很难推出好的作品。
还有就是95后,一代比一代更彰显自己的个性,各种亚文化盛行,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文化的小圈子,大家各自安好互不打扰,毕竟谁也不服谁国民性的爆款音乐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被打散。
所以也不难理解当王心凌的《爱你》打开了8090尘封已久的记忆时,我们突然开始了集体狂欢。我们是在用这种方式补偿我们自己,表达想要回到过去唱片工业发达的时代能简简单单听一首好歌的诉求。
就像前段时间周杰伦发布新歌,微博超话突然上热搜,惹到了现在流量艺人的粉丝,评论他是什么来路不明的小透明,惹得白天苦哈哈的上班晚上困得不行只想睡觉的中年人认真学起微博复杂的打榜规则,硬硬是把周杰伦的超话顶到第一的位置。我们究竟在捍卫什么?可还不是在捍卫听好歌、留人才的权利么。
以至于家庭幸福生活美满的周董现在发型新歌的速度比她老婆生孩子奶娃到长大的速度还漫长,新歌也被吐槽比他还处于不喝奶茶的精神小伙时期出的歌差很多,我们还只能“卑微”的日日打卡求签,求他快快写歌,毕竟依然吊打现在很多歌手哈哈。
三、写在最后
存在感令人踏实,被看见带来幸福。我们都希望被记得,被提及,希望还能站在时代的中心。让这场集体狂欢来的更久一点也无妨,因为在这当中我们人与人产生了链接。
链接让人柔软,让人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