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妈妈后,发现自己的育儿知识实在太少,赶紧多学习下吧。这是一本给我很多思考和启发的书,在陪孩子成长的路上,更像是自己的一场修行,只有妈妈不断成长,才能给予孩子力量和信心。
人活着就会有喜怒哀乐,就会有不同的情绪。有时候,情绪来了,我们可以感知到,却无法控制它。在带孩子的每一天里,会发生许多意料之外的事,这些事容易点燃我的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让他的心灵受到伤害,事后妈妈也非常后悔。妈妈一定要想办法改变自己,努力调节情绪,遇到事情第一时间处理事情,深呼吸,平息糟糕的情绪。要记住,孩子的事情大部分都是小事,没什么大不了,弄脏了赶紧收拾,不听话就先缓一缓,吵闹先冷静下来,化无奈的情绪为辛勤的劳动吧,在劳动中锻炼自己。
戒暴躁,妈妈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妈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如果妈妈遇到困难、挫折容易暴躁、放弃,那么孩子会模仿妈妈的暴躁。相反,妈妈要使自己养成坚持,静心,沉着冷静的性格,用平和温柔的语言来与孩子交流,遇事先让自己冷静下来,转移注意力,再来教育孩子。让妈妈用耐心与引导,逐渐培养孩子坚持,冷静的优良品质。一定要记住,妈妈是榜样。
戒啰嗦,啰嗦的人往往不受人喜欢,更何况是小孩子。孩子从出生以来,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他们的思考和意识。妈妈不断重复强调他们应该怎样做,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厌烦,教育的结果也是适得其反。妈妈跟孩子说话应该言简意赅,表达到位,不重复,不强求,并且身体力行。与其强势的要求孩子,不如用行动来做榜样,让孩子独立的思考。妈妈给孩子留出空间和余地,而不是步步紧逼,相信孩子能自己发现。
戒溺爱,溺爱分为物质上无条件满足和精神上的放纵。现代社会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妈妈要知道,不是给孩子买很多东西或者他们要什么买什么就是对孩子的爱,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正常需求即可。要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节约朴素的好习惯。在精神上,对孩子不可过度放纵,让他们为所欲为,要培养孩子的规矩责任意识。从一岁多开始,对孩子不可以做的事,要坚决说不,不能因为大人的心情三心二意,不能做的事坚决不可以做,自己该面对的成长的艰难险阻,让孩子自己去面对。过度的保护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让孩子学会自理,自立,独立生存。
懂沟通,孩子需要向妈妈倾诉,妈妈也要学会读懂孩子,与孩子共情,理解他们的情绪。尽管大人也有很多来自各方面的烦恼,但在与孩子沟通时,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不可以讽刺挖苦孩子,说伤害孩子感情的话,要知道孩子是很敏感的。妈妈可以幽默的与孩子讲话,从而让孩子更愿意听从妈妈的教育,向妈妈敞开心扉。在孩子烦恼,无助,难过时,记得蹲下来,摸一摸,抱一抱孩子,与孩子平等的交流,让他们明白,妈妈始终能理解他们。
懂疏导,这对培养孩子的性格很重要。阳光,快乐,乐观的妈妈能将快乐带孩子,妈妈如果将负面的情绪带给孩子,孩子面对自己的人生时,也会变得悲观。所以,妈妈努力克制自己,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的不如意,抱怨自己的不满意之处,不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在最亲近的人身上。作为妈妈,一定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做自己喜欢的事,也可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让自己静一静,还可以让爸爸加入进来,成为自己的帮手。最后,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明白自己是一个平凡的妈妈,孩子也是一个平凡的孩子。
懂陪伴,现代中国家庭的模式大部分是老人带孩子,父母去上班。父母为了更好的生活忙于工作,回到家后也可能累的无暇陪伴孩子。对于孩子,父母的陪伴是很珍贵的,尤其在他们小的时候。老人带娃也可能导致一系列家庭矛盾,希望父母能多陪伴孩子,亲自教育孩子,这比挣更多的钱更重要。当然,高效的陪伴是孩子需要的。一边玩手机,一边陪孩子,最多算陪着孩子,而不是陪伴。父母要做的事有很多,但也要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抽出时间多抱抱孩子,让他们在情感上能得到父母的满足。
最后,我认为没有什么比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对孩子成长有益。作为成年人的父母,要善于处理夫妻关系,不要着眼于小事,斤斤计较,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即使成长路上有曲折坎坷,孩子也有一个温馨的港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