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双非让你自卑了吗?有规划并执行到位,一样可以出彩!
理工科生学习CFA一级有利于跨专业考金融硕士吗?
理工科+金融复合背景人才需求是怎样的?
来看看今天跨专业考金融硕士的CFA高分学生如何说?
大家好,我是张凯峰,来自河北金融学院金融专业,本科学习的是物联网工程,经历了残酷的跨专业考研后,现在是金融专业的研一硕士。
很荣幸今天能应学姐的邀请跟大家在这里分享一些我与CFA的故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1、其实我该早点报考CFA
学习CFA的契机:一开始我是在大二了解到CFA的,当时处在对本科专业学习的动摇中。不过当时没有着急报考,对于学业规划还不清晰,毕竟物联网工程到金融的跨度不止一两步,不过算是在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在后续的专业课学习中,每天接触各种编程语言、学习数学和物理专业知识,愈发认识到这个学科广而不精的特点。
在一次职业规划交流会上,我了解到自身专业毕业后一般会做通信工程专业类似的工作,做程序员,做网站后台,做安卓开发等,或者不甘于本科学习读研的,一般会做硬件工程师这样的职位,不过这类职位少之又少。
这时候自己读金融的愿望终于按捺不住,相比于每天埋头写代码,我更倾向于跟人打交道。为了自己将来更好地职业发展,我需要有金融学习的背景支撑。有了明确的目标,接下来的计划更加清晰明了。
跨专业考研,考CFA证书等一切按部就班地进行。
一点遗憾:虽然报名了CFA课程学习,但前期学习重心还是放在跨专业考研上,考研结束后进行的CFA考试,说真的是后悔当初没有早点学习CFA课程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CFA一级课程知识体系全面细致,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相比于自己考研备考金融专业课时,干巴巴地学习理论知识,浅于表面知识点的理解,很多概念会掌握不牢固。
而老师会形象生动地解释每个概念,深入浅出地剖析每个知识点,自然而然引申至其背后的原理,逻辑感和框架感明晰,很好地结合了金融理论与实务。对于我这样的理工科背景学生来说,学习完CFA课程是很有利于掌握金融基础知识的。
另外金融专业硕士的复试,复试内容与CFA一级知识有一定的重合度,所以当初如果报考CFA课程,可能会带来不一样的结果。
2、我是这样备考CFA一级的
专注,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保持专注就是提高效率的最好方法。
具体方法:学习知识,做笔记,做课后习题。
一开始我没有做笔记,很好地验证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一段时间后发现前面的知识点基本等于没学。
所以重新开始做笔记,看完一个章节接着做课后题。做题很重要,你通过做题,明确解题思路,对知识点有一个新的理解,对后面的学习能够打一个基础。
不要一味图快和求满足感,争取第一轮时把每个知识点搞定,不理解的点做好标注,回过头再次巩固。
十门科中不管金融专业还是非金融专业,大家通常会认为财报难学,我一开始也这样认为的,反而财报是我考得最好的一门,所以大可不必给自己设限。
备考财报课程,方法和前面说的差不多,该背的背该记的记,做题方法在自己脑海里形成一个思路,就像陈老师讲得,你可以去揣摩出题人的意图,顺着这条“线”题目读到一半,差不多就知道怎么解了。
不管是考研自学金融学还是备考CFA,做好规划也是很重要的。大到月度的阶段规划,小到每天的学习任务。规划是有效的自我监督,你要努力让自己完成任务,这样会强迫自己养成自律的习惯。每当动摇的时候,摸摸自己干瘪的钱包,给自己画饼鼓励自己。
3、你走过的每一步都没有白费
很多事情不是能看到了希望才去努力,而是你努力了才能看到希望。曾经学习物联网工程的我也会迷茫,希望尽快摆脱学习枯燥的编程语言,而等我考研上岸后发现曾经的物联网工程背景反而成为了自己的优势。
金融行业对于复合背景的人才需求逐年提升,fintech趋势下有编程技能的金融人才越来越受到追捧,所以理工科学生学习金融和CFA并不是一件矛盾的事情,除了对实现自己的理想或价值很有帮助,这也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对人才的需要。
在理工科转行金融岗位就业前景方面,我们了解到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在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既懂技术又懂金融的复合型人才将在未来几年内非常抢手。
我现在的学习时间除了专业课外,大概分为三个部分:CFA二级学习,编程语言深入学习,加强英语学习。除此之外,也积极关注实习招聘工作,提高自己的实操技能。寒假期间做了中国银行的实习,把自己之前所学知识用到实际岗位中并得到认可,这种感觉很充实。
想对很多出身双非的学弟学妹们说,不要因为学校出身而不自信,过去的一些事情已成定局,那么现在只能立足当下,给自己做一个明确的规划,找准自己的优势。
结合自己的目标需求,从各方面去充实自己,给自己以后积攒更多的经验或者筹码。最终你会发现,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数,每一个脚印迈下去,前面的路会更加明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