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雷.达里奥的《原则》。
我第一次知晓这本书是在李笑来老师的得到专栏里,笑来老师提到自己的做事原则和本书的原则几乎全部吻合,所以我毫不犹豫地买来纸质版《原则》拜读,事实证明这本书揭开了我前半生几乎所有的疑惑。
此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作者的人生历程,第二部分总结了作者关于生活的原则,第三部分总结了作者关于工作的原则。我会通过连载的方式记录对此书的思考,本文分享的是生活原则的第一部分内容——《拥抱现实 应对现实》。
作者提到要做一个超级现实的人,只有立足于现实才是实现梦想的第一步。我是这样理解这句话的,如果人的进步路线是一条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曲线,那么认清现实就等于确定一个起点,只有确定了起点,才能坚定地下笔画下去,曲线才能有意义。而当一个人不能认清现实时,脑子里想的都是理想的自己,那么那个理想的起点是虚的,在不确定的前方,而且因为不清楚实际的起点在哪里,所以他甚至永远都没有办法到达他希望到达的那个地方。
只有认清现实我们才能知道自己的起点在哪里,该如何开始,如何前进。
作者建议要做到头脑极度开放,极度透明。学习过程是一连串的事实反馈循环,我们做决定,看到结果,然后根据结果改进对现实的理解。做到头脑极度开放能够增强这些反馈循环的效率,能让你和其他人都无比清晰的看到你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而不会产生误会。我是这样理解这段话的,我觉得在人际交往中人应该就像一张渔网。渔网可以承受来自各方的压力,不会被压垮,也不会被冲跑;渔网有很多的洞洞允许能量顺利地流动,包括正能量和负能量;遇到有营养大鱼渔网会毫不犹豫地捕捞上来,消化吸收其营养成长为一张更强壮的网。
只有保持头脑极度开放,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学习他人的优点补自己的不足。
进化是生命最大的成就和最大的回报。人类为了赢得力量必须突破极限,然而这是非常痛苦的。痛苦+反思=进步。我是这样理解这一段的,我想象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挖地工,梦想就藏在地球中心的地壳里,我们要努力地挖才能找到梦想。我们挖的第一层是泥土地,这个时候用手用铲子用脚都能挖得动,这一层套淘汰的人不多。继续往下挖,越接近第二层越是挖不动了,因为第二层是用木头做的,这个时候就要求我们换工具了,比如把手脚铲子换成小刀小锯子,升级了才能继续往下挖,没升级的就只能停留在第二层了。继续往下挖,越接近第三层越是挖不动了,因为第三层是用石头做的,所以我们要把小刀子锯子换成钻头,升级了再继续往下挖,没升级的就只能跟梦想无缘了。所以每一次的痛苦都是在要求我们升级,升级后是新一篇章的开始。经过不断地升级,不断地壮大自己,我们才会离梦想越来越近。
只有在痛苦的地方反思,我们才能够拥有更强的能力,进阶升级。
在痛苦的地方反思会有很大的收获。我最近在做的事就是拿出我之前犯过的错、之前吃过的亏,就像牛吃了草反刍一样细细地反思,分析原因、找到解决方法、避免下次再犯错。我发现自己有个很难克服的潜意识动力就是不愿承认自己的局限。当我带孩子太累的时候,我会怪罪老公不懂得分担育儿责任,而不是请求他的帮忙;当我工作遇到能力瓶颈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我会倾向于怪罪老板没有教给我怎么做,而不是主动沟通请教。
作者在书中说:不管在生活中遇到什么情况,如果你能负起责任,进行良好的决策,而不是抱怨你无法控制的东西,你将更有可能成功并找到幸福。心理学家称此为拥有内控点。我当时的怪罪和抱怨的根本原因都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局限,总认为自己是想象的样子、接近完美的,所以当发现自己的局限时感受到了全能性自恋的毁灭感,然后就任凭情绪这匹黑马占领了大脑。所以我既没有做到认清现实,也没有做到头脑极度透明,我不承认自己的局限,也通过伪装不让他人看到自己的局限。我曾经认为这些原则的反方向是正确的,比如向他人隐瞒自己的真实状况,去假装自己很快乐自己就真的快乐,去假装自己很能干自己就真的很能干;比如每天想像自己理想的样子,就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理想的自己,等等。
知道了正确的原则之后,我认为在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时就知道如何处理了,不同的选择,不同的行为会导致不同的后果,进而会彻底改变一个人。
《原则》这本书更新了我的很多理念和价值观,也可以说是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我争取每周更新一篇,敬请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