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2年前,美国学界和出版界的传奇人物莫提默.艾德勒和他的朋友查尔斯.范多伦,为所有读书的人共同创作了一本关于《如何阅读一本书》的经典指南。
现在,你去任何一个读书的APP,或者说在网上任意地搜索一下,无论是这本书的原文,解读音频,或者是拆书课程,思维导图,甚至是顶流大咖级的讲书,几乎都能找到它。
可是,你看过这本书吗?
没有?!你是不是想:不过就是读书嘛?现在谁还不会呢?
或者你觉着:这本书里的方法都有82岁了,恐怕早就不适合已经跨过千禧,迈入元宇宙的我们了吧。
那我们先了解一下,这本书到底想说啥?再来评判,咱们要不要读这本书吧!
答案是,这是一本告诉我们如何掌握“阅读艺术”的书。
说到阅读艺术,不知道大家会不会觉得这个词太高级,和作为一个看书消遣的人来说没啥关系。
嗯,也对也不对。
为什么说对呢?因为它确实不是教我们怎么通过看书来休闲消遣的,因为如果你能识字,基本上想通过看小说看故事来消磨时光,真不是啥有难度的事情。
为什么又说不对呢?是因为我们咱们日常除了看个八卦故事消遣一下,难免还会有其他的阅读任务。比如说想找到解决某个问题的方法;想获得某些咨询。你可能要说,这个也不是特别难啊,我们在小学阶段就差不多已经具备了用阅读来获取咨询的能力了。
那么这个“阅读的艺术”到底是个啥玩意?我梳理了一下。
首先就是作为主动阅读者,通过完成独立的阅读。
这里的主动阅读,可不是说这本书是你自己挑选自己主动花时间来读的哦!它是指,我们要有目的的阅读一本书,这个目的应该就像以解决某些问题或者获得某些咨询这样,而不是看个故事图个乐子。
那么独立阅读的意思,是尽可能不借助他人或工具的帮助,自己通过对文字的理解,思考作者在书中表达的观点或传递的信息。
我们要主动回应,和作者沟通。
要点来了,这个沟通,可不是让你去作者的论坛@他,而是让我们通过阅读,通过对书中内容的思考,将书里的观点和信息,去做内化。
你可以同意或接纳,也可以否定或批判,但是,这些内化不是建立在个人的喜好上,而是运用科学方法,客观的角度去理解其中的内涵,产生自己对此事的观点。
通过你的批判内化,和已经将书出版发行的作者展开一场“特别”的沟通,达到促进自己思想或能力提升的目的。
我们要读好书。
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能用来读书的时间就更加有限。所以,要把你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那些好书上,去和更优秀的读者聊天。
那么应该选择阅读什样的书籍呢?答案是我们要选择那些,在自己理解能力之上的书籍。只有高于我们能力水平的作者,才能在阅读的过程里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
倘若你想要实现阅读的艺术,或者说想要评估一下自己究竟算不算一个主动的阅读者,就需要了解自己的阅读能力究竟如何?能不能去批判的和一本“好书”的作者去聊聊。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