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读书
安徽率先实行大包干——《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之十三

安徽率先实行大包干——《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之十三

作者: 爱思考的benyouyou | 来源:发表于2019-02-27 22:23 被阅读13次
安徽率先实行大包干——《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之十三
安徽的实际情况

安徽省委书记万里,在来信中谈到,因为干旱,安徽一带的大批农民,放弃抗旱,拉家带口,离开龟裂的土地,外出讨饭。

目前,中央一些农村政策不合理,不利于当时群众抗旱,按照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针政策,应该对当前农村政策,进行大幅度的改变。

安徽准备在这方面,做出尝试,否则,就对不起安徽百姓。

万里,连续考察了二十个市和县,他是在接到,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队长,刘金锁的信后,开始考察的。

他首先到了凤阳在田头上,听到了刘金锁对农业学大寨的反对意见,刘金锁像放连珠炮一样,说出了心里话。

他激动地说,我们不要空洞的理论,我们要的是实实在的政策,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只有把土地交给农民,让农民自己负起责来,种什么由自己说了算,才能调动生产积极性。

许多农民,对现行的土地政策并不满意,万里了解到,1978年,全国农民每人平均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仅有七十四元六角七分。

其中,倆亿农民的平均收入低于五十元,相当多的农民,一年辛辛苦苦,到头来不仅挣不到钱,还倒欠生产队的钱。

目前,安徽省全省28万个生产队,只有十分之一能维持温饱,近七成的生产队,人均年收入不到60元。

去年,凤阳县就有13000人逃荒,连日的旱情,更加注了农民的灾情。

安徽率先实行大包干——《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之十三
一切工作以生产为中心

有的农村基层干部提出,可以采取租地种麦的方法,加紧种上救命麦,否则,旱季庄稼颗粒无收。

万里开完会后,他决定,听从农村基层干部的合理意见,采取果断措施,立即调整目前的农业政策。

开会后,得出主要核心思想,是安徽农村的《一切工作发展以生产为中心》,文件发到大家的手里,气氛顿时紧张起来,这是一道政治高压线。

除了万里,谁也不敢触碰这道线,下面的人还是没有想到,万里有这样大的胆子,他们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万里斩钉截铁地说,我们一切要从安徽的实际情况出发,必须对本省人民负责,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面对安徽老百姓紧迫生活,他必须要当机立断,讲实话,干实事。

安徽率先实行大包干——《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之十三
实行大包干

刘金锁在与万里交谈后,他的心里就有了一个想法,就是单干。

即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进行分田包干,他记得和万书记交谈时,万书记在他的肩膀上拍了两下,虽然没有语言的肯定,但是在行为上给予了支持,这副情景,一直印在他的脑海里,久久未曾散去。

回到小岗村后,在自己的小茅屋里,他召集了一个秘密会议。

他把生产队的四位干部,叫在一起,商议落实分田到户,也就是实行大包干。

除了上交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就是自己的,大家讨论了半个多小时,最后也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

几天后,第二次秘密会议,在生产队仓库召开,今天来开会的,是小岗生产队的18家农户,他们要完成一个生产方式上的巨大转变。

安徽率先实行大包干——《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之十三

这天上午,国家已经宣布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号召全国人民解放思想,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展开工作,听到这里,刘金锁更加坚定了,在全队实行生产责任制的决心。

他把大家召集起来,从怀里取出条文说,邓小平的讲话中,提到我们农村的问题,他说过,一块水田,没种上庄稼,社员就睡不着觉,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现代化事业就会被葬送,大家说,他说的对不对?

我们现在就是实事求是,挖穷根,分田到户就能脱贫,大家看怎么样?大家纷纷赞同。

刘金锁的提议,大家没有异议,刘金锁拿出已经拟好的保证书,要求大家共同做一个保证。

第一条,分田到户要严守秘密;第二条,收了粮食以后,该交国家的交国家,该交集体的交集体,不要私自扣留;另外又加了一条,如果生产队干部因包干到户被抓,他们自愿把干部的娃抚养到18岁,大家体谅到刘金锁的难处,所以加上了这一条。

大伙儿一致同意后,都按上了手印,就这样小岗村的生产责任制确定下来了。

安徽率先实行大包干——《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之十三
万里对生产责任制的肯定

小岗村实行责任制的风声传出去,县里把刘金锁叫去,要见省里领导。

五天以后,万里又一次来到了小岗村了解情况,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告诉万书记。

大包干实行后,地里庄稼的长势,比其他的生产队,要好过几倍,他们拿出了大家签的保证书,给万里看。

万里看过后,他表态说,我支持你们,大胆地干吧,大家都震惊了,省委书记竟然支持他们。

万里用铿锵的语调说,大包干是既能完成国家和集体的,还能留下自己的好政策,这样做有什么不好?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要我说,你们干的对,社会主义,就是让大家要吃饱饭,我认为,干得好。

虽然他的话,和《人民日报》社论的语调完全相反,但是,这符合实事求是的作风,这样做,符合中央精神,大家这才放下心来,有了省委书记的肯定,大家可以义无反顾的干下去。

安徽率先实行大包干——《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之十三
为生产责任制正名

万里回到省城后,借赴京开会之机,找到陈云,又去见了邓小平,他要给大包干正名,并且让它可以在全国发展起来。

陈云一直坚持这个做法,他依然认为,这是符合人民权益和利益的好事,结果可以靠实践来检验嘛!万里听到陈云的这一席话,令他大为鼓舞。

当他见到邓小平时,邓小平说,我知道,你会来找我的,万里惊讶地说不出话来,邓小平说,还不是包产到户的事嘛!

万里汇报了他的调查结果,邓小平大声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要对发展有利,我们都应该支持,应该大胆尝试。

吃不饱肚子,还叫什么社会主义?万里激动地说不出话来,他知道有了陈云和邓小平的支持,我们国家农村面貌的迅速改变,会大有希望。

安徽率先实行大包干——《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之十三

中国八亿人中,有俩亿是农民,而农民要吃饱饭,是多年未曾解决的问题。

农民被困的死死的,不能自主生产,自主种地,没有自留地,只能大家一起种地,这样下来,没有一点儿积极性,到了秋收后吃不饱饭。

实行大包干,就是让农民以家庭为单位,种好自己的地。

并且在秋收后,上交国家后,可以留下自己的粮食,这样调动了积极性,种地不偷懒,并能在种地之余,离开土地去挣钱,不但可以吃饱饭,而且可以挣钱奔小康,这样的政策,农民怎么会不欢迎?

事实证明,实行生产大包干后,土地变了模样,乡村变了模样,中国也变了模样。

相关文章

  • 安徽率先实行大包干——《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之十三

    安徽的实际情况 安徽省委书记万里,在来信中谈到,因为干旱,安徽一带的大批农民,放弃抗旱,拉家带口,离开龟裂的土地,...

  • 要务实,不要务虚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万里副总理把建红请到中央给其他的人分享一下梨园生产队的经验。 建红说,他们在没有搞大包干的时...

  •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对于改革前的岁月,我显然是道听途说的,母亲生于60年代末,常常会在一个月明风清的夜晚拿出她所经历的“峥嵘岁月”滔滔...

  •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这部电视连续剧刚上映的时候,我特别的喜欢。或许对于我们90后而言,很少有人会向我这样关注这种...

  •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看了这个电视剧,非常的高兴。 小平后半生,解决国家问题,一件接一件的解决,都是大事,很厉害。 每次都解决了很多社会...

  •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本周观看的是:37~42集 历史背景: 安徽小岗村的农民采取了大包干的形式,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还上交了爱国粮,更...

  • 酒店市场营销作业

    请大家欣赏历史转折关头的邓小平42,谈谈宏观政策与政治因素对于酒店营销的影响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可以算是我真正...

  • 观《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党,政,军,俱是忧国忧民心; 官,仕,兵,全为守疆守土魂。 韶山霞光泽东方,朱周叶陈辅中华。 历史转折邓平定,锦绣...

  • 看《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现在一直在玩手机,可是没有什么好剧。有一次不经意间发现了一部好剧,那就是《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从开头到结尾,我...

  • 看完《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断断续续地看完了《历史中的邓小平》这部电视剧。觉得收获还是很多的。 首先对我国的历史有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安徽率先实行大包干——《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之十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wq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