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的西漂历程

作者: 济安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19-02-18 22:07 被阅读74次

    这是【资治通鉴随笔感悟】系列的第2篇文章

    在战国开场的这几十年间,秦在“战国七雄”中算是最不雄的一国,自公元前四二八年以降,四十多年间,秦国的政治跑出了正轨,大权旁落,乱臣作祟。最终在秦献公时代开始发愤图强,他恢复君权,整饬军旅,提高实力。但秦更基本更深远的改革是来自于新继位的少年新君孝公和一个来自卫国的贵族少年公孙鞅。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因此要说起商鞅变法,我们首先要谈谈他的伯乐秦孝公。没有秦孝公的鼎力支持,商鞅的变法不可能实施下去,也不可能获得如此大的成果。

    诸侯爵位,是爵禄更是地位

    提到孝公我们可以先考究下这个爵位,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的,各个国家的老大还是周天子,所以只有周天子能叫王,诸侯国就只能从公、侯、伯、子、男这样的爵位往下排。

    春秋时期这些爵位还是由周王根据你血缘亲疏远近和功勋来封地赐爵,但是到了礼崩乐坏不讲礼义只认实力的战国的时候,这些爵位更多是由诸侯国根据自身实力来确定的。

    甚至出现了“齐威王”“魏惠王”等称号,人家实力强干脆叫做“”和周王平级了,而实力较差的韩、赵、燕还只能称做“侯”,而从来都桀骜不驯,自称“我蛮夷也”的楚国国君从西周开始就叫“王”,现在实力强大更不用多说了。

    所以从国君爵位我们就能看出秦国实力弱于邻国“魏”“楚”;再加上秦身处西部边陲,魏国趁秦内乱,屡相侵伐,并且夺回秦穆公所得到的河西地方,这也是孝公要变法的根本原因,为了自强求霸。

    商鞅变法之前,魏国作为新兴的中原大国最具有新朝气象,在战国时代首先进行了变法,史称“李悝变法”,讲求重农法治,使得魏国在魏文侯时期走上了富强的道路,这段史料在《资治通鉴》中并没有详加叙述,可以通过其他史料得到了解。司马迁称赞说:“魏用李悝尽地力,为强君”。班固称“李悝变法,富国强兵”这是战国时期第一个兴盛起来的诸侯国,李悝变法是中国变法之始,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意义不亚于三家分晋,对当时其他各国震动很大。

    变法心切,求贤若渴

    李悝吴起变法的成功也让少年登基的秦孝公铭记于心,基于国内政权动荡和各国的对秦国的施压,秦孝公发布了著名的《求贤令》,意图变法自强。

    令曰:“昔我穆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穆公之故地,脩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混迹于魏国的卫鞅听得孝公即位,下令求贤的消息后,便携着李悝的《法经》一路小跑到了秦国。

    卫鞅入秦,西漂变法

    商鞅是他在历史上最显耀的名字,但这却不是他最初的名字。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商鞅变法这一千年历史大事件,这里先说明一下他的另外两个名字“卫鞅”和“公孙鞅”,这两个名字伴随他的时间或许更长。

    战国时期人们往往用自己的国家或者自己的身份为自己命名,在互相自报姓名后便能了解对方的背景,所以通过这两个名字就可以简单了解商鞅——他是卫国人,说的更直接些就是战国时期小国卫国的落魄小贵族。而后人称为商鞅只是因为他后来被封在“商”这个地方才被广为流传。

    由此可以看出,商鞅并不像大贵族那样有权有势,钟鸣鼎食,乘坚策肥。因而自身的改革动力也就更大;同时在平民教育还未普及的时代,他们作为没落贵族也有条件去学习足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从小也见识过真正的贵族的生活,不甘心只做个没落贵族。因此在现实中他们不会甘于平凡,更容易在大变革时期发挥自己的能力,创造传奇

    商鞅从小就喜好法家刑名之学,在没有离开魏国之前,他在魏国国相公叔痤手下担任中庶子。公叔痤通过日常工作发现了商鞅的才干,但还没来得及推荐商鞅自己就病了,而且一病不起。

    魏惠王前来看望公叔痤,问他:“您如果不幸去世了,国家大事如何来处置?”公叔痤也不忌讳,直接回答说:“我手下那个公孙鞅,年纪虽轻,却有奇才,希望国君把国家交给他来治理!”魏惠王听完默然不语。这个想来也不奇怪,把国家交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来治理,换谁也不会接受。公叔痤看到这个情况又说:“如果国君您不采纳我的建议重用公孙鞅,那就赶快把他杀掉,不要让他到别的国家去。”魏惠王回答说好,然后就告辞而去。

    之后公叔痤又急忙召见商鞅,道歉说:“吾先君而后臣,故先为君谋,然后告子。子必速行矣!(我必须先忠于我的君主,然后才能照顾属下;所以我先建议惠王杀掉你,现在又告诉你。你赶紧逃走吧!)”商鞅听了摇了摇头说:“君不能用子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子之言杀臣乎?(国君不能听从你的意见来任用我,又怎么能听从你的意见来杀我呢?)”到底没有出逃。由此可见,商鞅确实洞察力惊人,具有非凡的见识和异于常人的镇定。

    果然魏惠王离开公叔痤后对左右的近臣说:“公叔痤看来真是病入膏肓,实在太可怜了。他先让我把国家交给公孙鞅去治理,一会儿又劝我杀了他,岂不是老糊涂了吗?”

    《资治通鉴》在记述商鞅离魏入秦,面见孝公这一段故事的时候,写的非常简单,只用了30个字。“卫鞅既至秦,因嬖臣景监以求见孝公,说以富国强兵之术,公大悦,与议国事。”(商鞅到了秦国后,托宠臣景监推荐见到秦孝公,陈述了自己富国强兵的计划,孝公大喜过望,从此与他共商国家大事。)

    秦孝公(图片来源:大秦帝国剧照)

    同时这个见面过程在《史记》中还有一个复杂版本。

    因为涉及到了王霸之道的辨析,特此摘录:第一次景监带商鞅见孝公的时候,上来谈的就是“帝道”,讲三皇五帝、尧舜禹汤,完全是圣贤附体,听得孝公哈欠连连,赶紧把他给赶跑了;第二次商鞅换了个角度,从文王、周公的“王道”聊起,把以礼治国讲的天花乱坠,吐沫横飞讲了半天孝公还是不感兴趣;第三次见面前商鞅说看来我们的孝公不喜欢“帝道”也不能接受“王道”,那我就把“霸道”给他吧,见面就单刀直入,直接说我来就是帮你强大国家、扩充地盘的,两人一下子就找到了共同点,详谈甚欢,也开始了变法的准备。在这里司马迁很形象的记述了孝公的举动:“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孝公听得入迷,不自觉地就往前靠,非常生动地说明了孝公被商鞅的言论所吸引。

    秦孝公与商鞅

    (图片来源:大秦帝国剧照)

    说起这个事情人们总有不同的说辞,有人说商鞅确实通晓各种治国之道,因此和孝公见面就把最好的“帝道”“王道”逐个介绍给他,当他不接受这些好的方式才把最不好的“霸道”拿出来的;也有说商鞅根本就是个投机分子,他在通过面试考察自己主子的喜好,然后根据喜好确定自己的主攻点。

    我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明显有一个问题,就是有意无意的把主张法家治国的“孝公”“商鞅”人格贬低,不是说为君者不喜欢更好的治理方式,就是说为臣者投机取巧。济安个人的分析这是后代编修史书的人有意对法家思想的贬低,但两千年前的对话却又很难去做考证。

    所以相较而言,温公比史迁进步的一点便是保证正史的严谨性,将这段扩充版内容去掉,只保留最后结果,就是孝公遇卫鞅,如鱼得水,相聊投机,共议国事。从此便开始了震铄古今的商鞅变法。

    (图片来源:大秦帝国电视剧照)

    济安曰:商鞅入秦,虽在史书中并没有很多记载,但是济安却将其在《资治通鉴》中抽出,特做一篇分享,目的有三。

    其一是进一步说明商鞅变法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变法不仅仅是对当时以及后来政治和社会的改革,更是对人们思想和文化的改变和重塑,因此在这里将其入秦的前后故事都加以叙述。

    其二是想说明秦孝公不拘一格用人才,虽是由魏国而来的客卿依然可以使用,并委以重任,相较同时代的诸侯王,在识人用人方面秦孝公已经远胜六国君主了。

    其三是通过卫鞅入秦变法说明客卿对秦国的重要性。秦国自变法富强后所用的名臣都是山东六国的宾客,六代用客卿,而至天下一。如魏国的商鞅、张仪以及写下著名《谏逐客令》的楚人李斯,这本身就说明秦在文化传统中没有很强的国别观念和地域歧视,在思想观念上已经对各国有了一个平等的认识,非常有助于后来秦王扫六合,一统天下。

    —END —

    济安居士

    文史爱好者聚集地

    希望和你一起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商鞅的西漂历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xt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