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在网易公开课自学学完了《哈佛幸福课》,那我是在一个什么情况下开始这本课的学习呢?
对,就是被生活碾压得无法透气的时候。那个时候,我重出职场,我憧憬着开始工作的第二春,我却遇到了一个比我小一岁的上司。她没有给予新人多的机会,而是处处排挤和刁难。我现在去回想,做全职妈妈的那么多年的时间里,职场的技能是退化,或者断层的。没有人必须给我机会。这仅仅是我现在的反思。
离职以后,找不到方向,那种被他人否定带来的自我否定越来越严重。孩子已经长大了,他已经不是幼儿园的孩子了。他在他的小学阶段开始了飞速的成长,那你的自我实现呢?
一边是凌云之志,一边是自我否定。那种失败的痛楚并不在于失去一份收入,而是价值被别人的无限贬低。
开始自我疗愈之路,很快我关注到了一位留美的咨询师王瑞,那时候她在解读哈佛幸福课。我在网易公开课找到了课程,我开始认真学习。
为什么要学习积极心理学?
一项调查显示,在心理学的论文中,抑郁、焦虑等消极的关键词出现的次数远多于快乐、幸福等积极的关键词,其比例高达21:1。在当今抑郁症频发的时代,研究如何克服消极情绪固然没错,但研究如何让自己快乐同样重要。下面这个片段讲述的就是学习积极心理学的三个原因👇
这三个原因分别是:1)关注快乐,就会带来快乐;2)不抑郁不代表快乐;3)积极心理学能预防抑郁沮丧。
我听过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的故事。
某天,他与五岁的女儿在园子里播种。他的女儿尼奇手舞足蹈,将种子抛向天空。
父亲叫女儿别乱来。女儿说:“爸爸,你还记得五岁生日吗?我从三岁到五岁一直都在抱怨,每天都要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当我长到五岁时,我决定不再抱怨。这是我从来没有做过的最困难的决定。如果我不抱怨了,你可以不再那样经常郁闷吗?”
塞利格曼开始正视之前一直回避的问题,系统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你关注什么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和行为。我们的神经活动由两种平行的行为模式产生,一种是意识,一种是潜意识。
现代心理学家和临床医生已经达成这样的共识:潜意识负责我们所有的器官运转,指挥它们做出各种动作,产生人的行为,而意识只能通过潜意识对人的身体产生影响。
与意识不同,我们的潜意识没有自主能力,它会毫无保留地接受意识传达过来的指令。
如果我们关注痛苦,潜意识就会让身体产生痛苦的感激和行为,如果我们关注事物的积极面,潜意识就会发起积极的身体行为和感觉。
积极心理学让我变得更懂得感恩。
稻盛和夫说,活着就要感恩。一旦抱怨,所有你和外界的联结都断开了。
始终保持一颗感激的心。在生活中,不要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等一切都当成理所当然的存在,他们是我们回味无穷的礼物。
积极心理学让我学会了如何积极的方式提问。
因为你提出的问题会决定你关注和探究的方向。如果老是提消极的问题,诸如L:为什么失败了。我们就看不到自己以及别人所具有的伟大潜能。
“我的伴侣有什么优秀地方?”“什么事让我开心?”积极的问题能给我们带来正面的能量。
积极心理学帮我认识了失败
正如顺境让你忘乎所以,逆境让你深刻一样。正是逆境让我更准确地认识了自己(认识自己是重大的生命课题)。给自己一个重新出发的机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成功没有捷径可以走,历史上那些取得成就的人,总是敢于行动,也会经常失败。不要对失败的恐惧,绊住你尝试新事物的脚步。
积极心理学教我应用微习惯
应用微习惯,懒癌重新爱上了运动,爱上了冥想。并且让我学会了解自己,展现自己,而不再去追求粉饰自己,让自己活在面具之下。带着儿子一起运动,他也练就了一身肌肉。
体育运动应该是生活当中最重要的事情,适当地做一些体育运动,能够大大地改善身心健康。
积极心理学让我行动力提升
正如《无行动不幸福》的书名一样,积极心理学让我开始放弃幻想,投入战斗。正因为投入战斗,让我收获了行动的掌控感,秩序感。这样的收获让我更积极行动。就好比黑暗的房间的一根蜡烛,不需要把所有的灯打开,只需一根蜡烛,它的光亮就会投射到房间的每个角落。
收获很多呢,真的好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