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九十分钟,不知道有祯画面,也不记得有多少句台词。记得几句经典台词,却不想复述那几句,因为只有在那个画面,那个情感之下,这句话才会显得动人。不聊画面,不聊台词我们聊点什么?聊聊片名吧。
我把标题分成了四个部分,分别是我,不是,药,神是个部分,这四个部分互相穿插,互相改变。值得深思且让人回味无穷。
“我”是指谁?从正常的角度来说当然是男主角程勇,程勇是谁?一个普通的落魄的男人。和一般人不一样的就是他有从印度走私药的渠道而已。我们拉开眼光来看,“我”是谁?是老刘,老吕,思慧,黄毛。他们都是贩药团伙中的一员,他们和程勇一起把替换药卖给了病患。
这个“我”仅仅是代表着这些人么?是,也不是。自然“我”依然是他们,可是“我”会发生改变。出卖自尊,贫穷,悲悯,不甘,不想死这些想法禁锢着“我”,把一个个人逼成了走私犯,脱衣舞女,一个看着自己教友一个个死去却素手无策的虔诚之人,一个自己把自己置于千里之外等死的边缘人物。
他们是社会最底层的存在,他们挣扎着,卑躬屈膝地就是挣扎着活下去吧。直到被逼到绝处,开始走私开始。
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简单说就是人和药的故事。表面上看是药的问题,可实际上,这确实钱的问题。“命就是钱”也好,“这个世上只有一种病治不好就是穷”也罢,说到底就是一个最直击的问题“钱到底应不应该决定人的命运”?我答不好,也不想答。
标题中第三个名词(我将“我”也算成了名词)是“神”。突然想到程勇和老神父的那场谈话,他把佛的话却用在了神的身上。乍看显得程勇此人胡言乱语,细细品来却是十分有意思。西方中的神尤为显得理智而强大。而我们谈佛最多的却是慈悲二字。对应到片中却像是在说瑞典和印度的两家药厂。以及这些个改变的人们。
“不是”虽然是个否定词,在我看来却是一个动词,它影响着每个人的看法,每个人的决定,以及每个人最后的样子。
当程勇开始卖药的时候,当他面对各个群主的时候,原本要卖五千的他最后憋不住,说是打个八折。他还是“人”,而当他取得代理权,赚得几十,甚至几百万的时候,他突然想抛弃以前的他了,那个充满着市侩,被生活压服的中年男人他不想要了,有了钱的他解决了自己最急眼的问题时候他开始帮助其他人脱离了之前“我”的这个状态。他们有了自尊,有了希望,有了种种之后,当程勇觉得自己成为“神”的时候。
他被打落凡间。而那些拥有种种希望的人中终究无法通过自己得到希望。
当他重新成为一个世俗的商人的时候,他能够有能力去考虑“感情”这件事。当他深切感受到自己的无能为力,当他觉得自己能做点什么并开始做的时候,他开始真正为人。这个时候就是“不是”。
“我不是药神”,这是一个动物向往为神最后成为人的故事。我想最后去往监狱的看到诸多送行者的程勇心中更多的不是“神”的怜悯而是为人的感动。而这恰恰是神性的体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