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锦织造技艺丨云锦是中国丝绸的皇冠,因其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在古时为宫廷织品,织造精美,瑰丽绚烂,典雅富贵,广泛运用于皇家服饰、装饰和摆设等,被誉为“锦中之冠”。南京云锦始于南朝而盛于明清,集历代织绵工艺艺术之大成,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珍品。云锦织造工艺独特,每台织机需由上下两人配合操作,拽花工坐于机上提拽丝线,织手坐于机下挖花盘织,工序复杂,寸锦寸金,体现出中国丝织工艺的超高成就,是中国丝绸文化的璀璨瑰宝。
匚 漫步云锦之间,宛在云霞之端
金文老师的云锦艺术馆位于明孝陵博物馆内,在睹见明朝帝王的煊赫风范后,走进云锦的绚烂空间,更是延续着历代王朝的华美与璀璨。
云霞日上,流光溢彩,远观顿觉恢宏气魄,与柔和灯火交相辉映,似散发出灿然光焰;近看则见锦缎细密织作,艳色溢出画框,精美斑斓,交织出一片富丽堂皇。随意一瞥都是惊艳,漫步于云锦之间,似徜徉在七彩云间。
金文老师带领我们游览了艺术馆,停驻在几幅大作前,和我们阐述每件作品的意义。若只凭自己观赏,不解背后故事,就难以体会其中深藏的含义。
祥龙腾飞,气势雄壮,火焰向下烧灼,和向上的龙身产生一种斗势;万里长城,大好山河,悬崖峭壁,朝霞尽染,都在经纬间立体生动了起来;细腻的孔雀羽毛织就华丽,游龙腾云驾雾,从左右角度细看,竟能看出两种颜色的变幻。
每一幅云锦作品的背后,都织造着一个个绮丽的故事。而这位娓娓道来的创作大师,正在向我们展示着一个灿若云霞的内心世界。
匚 数得清织线,数不清时间
云锦极为复杂的工艺,是一套系统的编程语言,凝结着古人的智慧结晶而延续至今。做一件龙袍,就要100多万根织线,数十道工序流程,每一道都有每一道的讲究,绝不是看一眼就能觉悟的本领。
“我们这个必须数学好,明明龙的眼珠子在1300根,你跑到5600根了,牛头不对马面了,你不精于计算,就算错了。”想要织就一件云锦,数字一定要拎得清,不仅得凭借好眼力,更需要十足的耐性,一天下来,也只能织几公分长。
金文老师静坐于木织机前,全神贯注地将手中的纬线交织于经线中,梭子在顺滑的织线上来回穿梭,密密麻麻的细线,在一遍遍的穿行中叠加着细微的长度。
几十年的精巧心思都织入经纬,数不清挑织了多少个日夜,纵横间的细腻,在时间的梭子里,织成了一种无言的大美。
匚 一丝一缕,织就一生灿烂传奇
高中毕业后的金文老师学习了绘画,经过绘画考试,最终进入了云锦研究所。细细揣摩、反复练习,金文老师的出色逐渐冒出了头。尔后的一次契机,让金文老师接触了龙袍的制作。
当时复制龙袍是项风险极大的工程,连富有经验的老师傅们都不敢轻易动手,金文老师却初生牛犊不怕虎,径直上手尝试。气候易变,干湿不匀,对于织对称纹样是个很大的挑战,精密计算,有条有理,金文老师出乎意料地成功完成了龙袍的复制,也许这就是无知者无畏的胆量和果敢。
自此之后,金文老师连续做了几件龙袍,从此声名大噪,国内专家慕名而来,个人影响力也愈来愈大。技艺登峰造极,荣誉接踵而至,作品展出海外,到如今已是云锦界的佼佼大人物。
到底要做多少件精彩作品,熬过多少难耐时间,才能走到今天的成就?一个“难”字,在金文老师的口中贯穿始终。也许无法一一展开这其中的细枝末节,但当我们观赏着云锦织品的一丝一缕,观摩着织机间的一动一静,这由毫厘细线层叠出的巨幅大作,花进的绝对是一生的心力和耐力。
匚 昔日华丽的皇家御用,今日寻常的百姓家用
云锦在古时是皇家奢侈品,因其复杂和奢华,如今的云锦还是以工艺展品和昂贵之物出现在大众认知中。
“我有个重要的理念,就是‘传统工艺,现代表达’。今天的云锦,不是做古代丝绸文物复制的,一定要是在民间。所以我现在做的东西,更多的是年轻人喜欢的作品,而且是把这个传统的文化,把古代的一些元素融进去,变成我今天的作品,那么这个作品比较能够接地气。”
在金文老师看来,云锦应该以另一重崭新的身份走进现代日常,它固有的精美和华丽不变,变的是它的应用场景和方式。金文老师把云锦织成普通人的日用品,在种类上开发出服饰、画屏、饰品等众多产品,两三百元的手工织锦挂件,是大众普遍消费得起的工艺品。
年轻人成为金文老师心中的希望,传统文化的延续,需要依靠更多的年轻人,去接受,去关心,去创新,为云锦开辟出更包容的市场。现代设计的鲜活思维,正是需要这群人来灌入传统文化,古为今用,融合变化,云锦的未来才会日久弥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