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清明节,不知不觉父亲已经离开七年了。我怎么没觉得父亲离开有这么久呢?真不知道时间这东西是什么,它的存在有什么意义?
今天在办公室整理文件柜的时候,发现了2014年7月份回安徽办理房产遗产登记时,需要父亲的父母已经去世的证明,才能办理遗产转移,于是去父亲原来工作单位的人事部门,希望从父亲的档案里找到依据。
没想到接待我们的人事部的小伙子正好就是要买父亲名下这套房子的那位,天下还真有这么巧的事,我们要这份材料,正是为了办理公证书作为过户之用。
半小时后他复印了父亲的一些与我们相关的档案资料,主要是在1956年父亲申请入党时的社会关系调查,当时单位还专门派人去武汉和南京根据申请人的自述做实地调查,走访入党申请书自述家庭关系中每一个提到的亲人、亲戚和熟人,调查人员回来后记录回报形成档案。那时为了搞清楚一个人的历史,花费的精力和财力也是巨大的,也是蛮拼的,想想也是,新中国成立不久,各种势力交织在一起,分清敌我,划分界线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根红苗正可能也就是这么来的。
这也是我第一次了解父亲身世一些不知道的情况。以前父亲在世说及他身世时,可能顾忌某些事情不好与我们说,尽管也很细致,也很生动,但说的总是一段段的,支离破碎,避开了引起记忆伤痛的部分。
档案资料主要是是父亲1956年入党时候的社会关系调查,那年他是20岁。档案上记载,父亲在7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也就是我的爷爷身亡。当时爷爷是在武汉兵工厂也就是汉阳兵工厂,那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洋务运动产物,在日本人侵略并占领武汉的时候,兵工厂迁移到湖南怀化辰溪县的山洞里。据推算那应该是1938年10月以前,因为日本人占领武汉是1938年10月26日,那时父亲正好两岁。据父亲说日本人轰炸武汉之前,他们爷爷家是开饭馆的,生意比较大,日子也很好过,但是自从饭馆被炸毁后,就啥也没有了,就跟随他父亲的兵工厂撤到湖南辰溪,整个抗战期间辰溪那个地方日本人一直没有占领过。
1943年的时候,那时他们已经在湖南五年了,我的爷爷因事故去世了,那年父亲七岁。后来他的母亲也就是我奶奶,在他9岁的时候改嫁了,也就是1945年,这应该是迫不得已的改嫁。
在父亲去世之前的一次饭桌上,我无意间提到此事,问父亲的母亲是怎么去世的,父亲当时就难过的说不出话来,我也就没有继续追问了,不想两年后父亲也走了。
在1946年日本人投降后,全家回到武昌,那时父亲还有叔叔跟着他们的爷爷奶奶。
档案到这里,发现我的爷爷姓朱名叫朱绍先,父亲原名叫朱长生,我的奶奶叫杨素贞,爷爷去世后奶奶改嫁,这样10岁的父亲和6岁的叔叔只好跟着外公外婆,他们只有一个女儿,也只有这两个外孙,于是就让父亲跟随外公姓,并称外公外婆为爷爷奶奶,改名杨辅孙。
回到武汉后,一家老小没有劳动力,那时父亲的爷爷奶奶六十多岁,身体不好,一家暂住在爷爷的二弟家,没有生活来源,仅靠10岁的父亲在武汉街头做小生意维持艰苦的生活,几乎是有一顿没一顿,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三年后武汉解放,政府为解决城市人口过多问题,号召所有人回到原籍,于是全家又遣回南京浦镇,投奔亲戚。
事到这里,基本上清楚了父亲外祖父母一家的来龙去脉。但是他父亲、母亲,也就是我爷爷奶奶的情况就永远搞不清了,但两个陌生的名字朱绍先、杨素贞却记住了。
但是档案里只说我奶奶在父亲九岁的时候改嫁了,但没有提到后来的情况,也就是说是不是还活着,仍然不确定。据推算,做公证那年奶奶要是还在的话,也有100岁了,基本没有可能,但这也只是理论上的推理,实际还在不在要拿证据,因为只要奶奶在,她就有一份继承权。于是又陷入了无解的困境。
后面问题还是解决了,解决的方法是典型的中国式的,很无厘头,就像魔术一样,揭开谜底就没一点意思没有了,所以这里也就不说了。
父亲的家庭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从洋务运动的汉阳兵工厂到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从抗战胜利到新中国成立,从南京-武汉-湖南-武汉-南京-安徽,最后退休后来到广西,十年后在北海去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