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39.学习苏轼的《哨遍·为米折腰》

139.学习苏轼的《哨遍·为米折腰》

作者: 金兰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23-11-17 20:01 被阅读0次

【词作原文】

陶渊明赋《归去来》,有其词而无其声。余治东坡,筑雪堂于上。人俱笑其陋,独鄱阳董毅夫过而悦之,有卜邻之意。乃取《归去来》词,稍加檃括,使就声律,以遗毅夫。使家童歌之,时相从于东坡,释耒而和之,扣牛角而为之节,不亦乐乎?

为米折腰,因酒弃家,口体交相累。归去来,谁不遣君归。觉从前皆非今是。露未晞。征夫指予归路,门前笑语喧童稚。嗟旧菊都荒,新松暗老,吾年今已如此。但小窗容膝闭柴扉。策杖看孤云暮鸿飞。云出无心,鸟倦知还,本非有意。

噫!归去来兮。我今忘我兼忘世。亲戚无浪语,琴书中有真味。步翠麓崎岖,泛溪窈窕,涓涓暗谷流春水。观草木欣荣,幽人自感,吾生行且休矣。念寓形宇内复几时。不自觉皇皇欲何之?委吾心、去留谁计。神仙知在何处?富贵非吾志。但知临水登山啸咏,自引壶觞自醉。此生天命更何疑。且乘流、遇坎还止。

此词元丰五年(1082)五月作于黄州。

陶渊明以宁愿冻馁亦“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骨,以不违本心坚退躬耕的志趣,以“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的诗风,成为苏东坡最为钦敬的前代诗人。

陶渊明存诗一百二十多篇,苏东坡逐首和作达一百零九篇之多。被贬海南后,随行书籍尽皆弃去,却有《陶渊明集》和《柳子厚集》常置左右,视为二友(见《与程全父》)。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一篇著名的辞赋,写于四十一岁决然辞官归隐之时。文中体现了浓郁的田园气息、归耕乐趣、高洁襟怀、流行坎止的人生态度。

东坡用隐括的方式改成这阕《哨遍》,并且十多年后在儋州时再和此篇,可见其喜爱陶集,而于陶集中尤所喜爱者实为此篇,这与其一直怀有归老故乡的素志而终不得遂的境况有直接关系。

东坡曾自称“雪堂亦有思归曲”(《次韵黄鲁直寄题郭明父府推颍州西斋二首》其二),宋人已认为诗句所说的“思归曲”就是指这阕《哨遍》(见《苏文公诗编注集成》卷三一此句下引)。

姑不论其确否,这阕《哨遍》确实是可以当作东坡的“思归曲”来解读的。

相关文章

  • 我为几斗米折腰?

    我为几斗米折腰? 我读过那则典故 “不为五斗米折腰” 我虽然那时 连一斗米的感觉都没有 却为陶渊明折腰 后来 我闻...

  • 哨遍

    且说左潘,同样学才,不样人生事。 穷十年,昏昼总难期。洛阳时来频抄纸。 末可知。休欺圣公年少,先师莒国车城智。 今...

  • 哨遍

    岁岁考成,今又此番,的捆仙绳咒。 循计然,并鬼谷阳谋。 敌不赢威福其手。 不能羞。 攀山靠叮皴蛋,吮痈舐痔凭沽售。...

  • 哨遍

    思月彼秋,潭鲤跃龙,留窃成飞舞。 来往行,道借享安福。念常时想入菲雾。 采果拂,去天地踪无影,家亲所谓纷怀触。 心...

  • 哨遍

    块垒怎消,难说奈何,惶惑神情乱。更欲问,天意向谁欢,总弄些阴晴聚散。纵不怜,休将朔风吹老,无聊寂寞堆深院。望冷火孤...

  • 为三斗米折腰

    古有陶渊明等贤人不为五斗米折腰,现有我等俗人为三斗米低头。时代在进步,人的思想觉悟和气节退步了吗?并不是,只是人的...

  • 为五斗米折腰?还是不折腰?

    裴迪曾经问过王维会为五斗米折腰吗? “会。”王维回答得非常爽快。 这个回答不但裴迪不理解,我们看的也不理解。可王维...

  • 辛弃疾:哨遍?

  • 为五斗米折腰

    刚才上来,看看昨天文章的评论,如荷姐说我每篇都是赚钱经。 我现在每天忙的不就是赚钱和吃? 除了研究怎么能赚更多点,...

  • 为五斗米折腰

    我不是陶渊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39.学习苏轼的《哨遍·为米折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bcy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