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14期“金”专题活动之一。
昨天看了一部电影《血战钢锯岭》。这部电影在某瓣的得分为8.7分,是高分经典历史片,是根据二战上等兵军医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实经历改编的。
主角戴斯蒙德.道斯,小时候就比较暴力,经常跟哥哥哈尔打架。
有一次,他跟哥哥打架,差点把哥哥打死了。他的爸爸妈妈发现了,赶紧把他的哥哥抱回房间去,想尽办法抢救孩子。
此时,戴斯蒙德看着这一切,他缓缓地走向走廊尽头,看着上面的耶稣的训诫,其中之一就是不能杀人。
他知道自己杀人了,他违反了耶稣的训诫,而且是最邪恶的一条,他万分愧疚……
此时,他的爸爸从房间出来了,手里拿着一条皮带,准备抽他。
幸好妈妈也赶过来了,她阻止了爸爸,她说“打一顿能让他学会什么呢?他已经够暴力了。”
妈妈没有吼他,也没有责备他,而是拉着他的手,看着他的眼睛,说“哈尔(哥哥)不会有事的。”
戴斯蒙德充满了愧疚,“我差点就杀了他,差点。”
“是啊,杀人是最重的罪。夺走另一个人的生命,在上帝眼中是最恶劣的罪行,也是最让他难过的。”妈妈语重心长地说。
有一个晚上,爸爸发酒疯了,拿枪对着妈妈。戴斯蒙德看到了这一幕,他马上夺下了爸爸的枪,在妈妈的“停下”声里,他没有对爸爸开枪,但是他觉得,他在心里已经杀了爸爸。
妈妈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受妈妈影响,戴斯蒙德也成了虔诚的基督教徒。
当时,美国和日本正在打仗,前线需要源源不断的士兵。很多年轻人都去参军,戴斯蒙德也想为国效力。
爸爸曾经参过军,还立过功,尽管他活着回来了,但是他已不是以前的他了,他的余生都困在了战争的痛苦记忆里,他酗酒,暴力,浑浑噩噩。
尽管爸爸坚决反对戴斯蒙德和哥哥去参军,爸爸害怕儿子们或者像自己一样,或者回不来了。
但是,戴斯蒙德还是去参军了,他决意不拿枪,他要做医疗兵,只救人,不杀人。
可是他一进军队,军队就要求绝对服从,这让他当不拿枪的医疗兵的心愿成为了痴人说梦。
其他士兵欺负他,长官视他为异端分子,想方设法要把他赶出军队,或者让他在军事监狱待着。
这时,他的爸爸出手了。爸爸去找了以前的战友,帮戴斯蒙德达成了心愿。
终于,军队开始去打仗了。大家都经由绳子编成的网爬到了悬崖之上,往前没走多远,就遭到日军的攻击了。
一个又一个士兵倒下了,之后就听到了“医疗兵,救我!”的呼声。
尽管戴斯蒙德第一次上战场,可他很快就适应了这份新工作,哪里有需要,马上就赶到哪里去。
经过浴血奋战,最终因为寡不敌众,军队撤回到悬崖下面了。
可是,戴斯蒙德没有撤回去,他一直想着“再多救一个”,他一次又一次地祷告,他不知疲倦地奔跑,他不停地躲避日军的扫荡,他把一个又一个伤员送到悬崖下面。
尽管好多次,他也命悬一线,可他依然坚持着,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
他的这份无比坚定的信仰,给了他力量,也给整个军队带来了力量,最终,他们赢得了胜利。
戴斯蒙德看起来瘦弱又胆小,可他竟然独自一人救下了 75个伤员,他甚至还救了几个日本士兵。
戴斯蒙德看起来有点离经叛道,但他用一己之力去践行着自己的信仰,他在惨绝人寰的战场播撒着爱,他的身上闪耀着人性善良、宽容的光辉。
在最后一仗,戴斯蒙德踢飞了炸弹,身受重伤,被抬上担架,往下运送。远处的霞光金光闪闪,穿破云层,将光辉撒遍大地。
戴斯蒙德的心,就如同那霞光,闪着金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