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亲子沟通的原则

亲子沟通的原则

作者: 大寶天天践 | 来源:发表于2023-06-07 18:06 被阅读0次

    第一、澄清问题,各归各位。

    当一个问题产生时,我们要想一想:这个问题究竟是谁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就是:这个问题给谁带来了困扰?谁会去面对它?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两段对话。

    第一段对话:

    上初中的儿子在学校喜欢一个女孩,苦苦追求后,结果被女孩拒绝了。他回到家很沮丧,跟妈妈诉说。

    妈妈通常会怎么说?“追不上就追不上嘛。本来你这个年龄就不该谈恋爱,正好集中精力学习,再说那个女孩学习也不好。”

    孩子被一个自己喜欢的女孩拒绝了。这件事给孩子带来了困扰,他觉得没面子,觉得很沮丧。所以很明显,这个问题是孩子的问题。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

    孩子觉得数学作业太多、太难。

    孩子不喜欢自己的语文老师。

    孩子因为体重超重而不高兴。

    孩子早晨起床晚了,要迟到,最后,孩子不想去上学。

    这些问题是孩子在他们自己的生活中所要面对和处理的,是孩子被这些问题困扰着,所以这些问题是孩子的问题。

    第二段对话:

    女儿周末出去和同学看电影、吃晚饭,说好了晚上九点以前回家,结果九点半还没有回来。妈妈特别着急,打电话催问:“都几点了?不是说好九点回来吗?怎么还不回来?”

    孩子很不耐烦地说:“行了,马上就回去了。天天就知道催催催。”

    “你说话不算话,我还不能说你了。”

    我们来看看,这个问题属于谁的问题?谁在被困扰?是妈妈。谁面对这个问题?妈妈面对。孩子高高兴兴又玩又吃饭,正开心着呢,她不烦。所以这个问题的归属权属于父母。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

    我们要去上班,假期顺路送孩子去姥姥家,孩子却磨磨蹭蹭。

    周末在家加班写东西,孩子在家里听音乐,把声音开得太大。

    孩子不喜欢自己的学校,想转学,让我们给找一个别的学校。

    因为孩子的问题给我们带来了困扰,或者孩子的行为让我们的需求无法满足,这样的问题就需要父母来负责解决。这些问题的归属权属于父母。

    澄清问题的归属权,可以让父母和孩子都变得轻松,家庭关系变得简单起来。

    各负其责,就像一个单位一样,如果职责不清,管理就会混乱。拥有问题的人,就拥有解决问题的权利。也就是说拥有问题的人,就有权决定如何面对和解决自己的困扰,未经本人同意,其他人不应该来插手,或者对其进行指手画脚。如果谁都想插手别人的问题,自己的问题也想依赖别人解决,这样的关系必然是纠缠不清的。家庭里也是一样,父母和孩子之间、夫妻之间,也需要有界限,也需要澄清这个问题是谁的问题,是谁要面对的问题,谁要负责的问题。角色分清后,位置和处理方法就不同了。

    如果是孩子的问题,父母就站在了帮助者的位置上。自己不用为这个问题负责,就会轻松很多。孩子有问题,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指责或惩罚孩子。恰恰相反,我们要在可能的情况下给予帮助。孩子面临的惩罚和后果是来自问题本身,而不是来自父母。所以父母的角色转变有利于促进问题的解决。当父母从局中人变为局外人的角色时,就能更加客观、中立地去看待孩子的问题,也能更好地去“协助”孩子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所谓旁观者清。

    如果是自己的问题,自己来处理。一些问题可以自己克服和解决。一些问题则需要和孩子协商。协商的过程,也是和孩子共同处理问题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本身也是孩子社会化功能的一部分。当父母和孩子能够就一个困扰双方的问题寻求到共同的解决方案时,孩子也就学会了未来生活中和他人合作共同处理问题的方式。

    如果父母总想为解决问题承担责任,然后在自己无法解决问题时责怪自己,就会活得很累。

    对孩子来说,不用总是应对父母的指手画脚,只需要面对自己的问题,也会轻松很多。

    第二、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

    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品,他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他的想法未必和你一致。孩子也不是机器,他需要休息。我们不能从早到晚什么事都给孩子安排好,而且孩子要不折不扣地去做,他做不到。时间长了,孩子会倦怠会疲惫。

    信任孩子,我们要相信所有的孩子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每个孩子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潜能。如果父母想给孩子解决一切问题,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得不到发展,更会形成依赖心理。如果我们开始放手,孩子就学会了为自己负责。

    第三、做真实而真诚的父母。

    首先,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不可能什么都帮得上忙,帮不上也没有关系,我们不是无所不能的神。有的父母为了孩子出国留学,把自己的房子卖了,无休止地满足孩子。孩子迟早会面对他自己的人生,我们总会有满足不了他的时候。所谓的挫折教育不是人为的给孩子制造挫折,而是我们可以拒绝孩子。

    其次,我们可以有情绪,可以冲孩子发火,甚至可以在某些时候不喜欢、不接纳自己的孩子。只是我们要真诚,不要因自己情绪不好,把孩子指责一顿,可以告诉孩子“今天我的情绪不好”,别端着,别强词夺理,别觉得“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再次,父母对待一件事的观点可以是不同的,这本身没什么关系。我们没必要时刻在孩子面前保持一样的观点。这样其中必然有一方会压抑自己的想法和情绪。而情绪是流动的,孩子和对方必然也感受得到。孩子感受到的也不是真诚的父母。孩子面对父母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也许正是家庭可以协商的机会。而孩子未来在社会中也会遭遇到领导不同的意见,或者合作者多方的不同意见,这本身也是未来要学习的一部分。

    最后,如果父母的困扰不是由孩子的行为造成的(比如夫妻之间的矛盾引发的冲突,即使话题跟孩子相关,但那矛盾属于父母,不关孩子的事),父母不应该向孩子“求助”或诉说,尤其是年幼的孩子。他们没有能力为帮助父母解决与他们的行为无关的困扰,把他们作为倾诉对象,或“情绪垃圾桶”,只会伤害他们的心理健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亲子沟通的原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bfo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