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922202/517a5aee17af3f9f.jpg)
“假如你遇到一个捡破烂的老婆婆,她整天捡破烂,你会怎么看?”我问朋友。
“我觉得她好可怜,这么老还要出来捡破烂!”朋友回答说。
“你为什么要用可怜这个词呢?”我问。
“为什么不是呢?”朋友疑惑地说。
“首先,你看每个人都各自的境遇,并且各自生活着,每个人都在为美好的生活努力着,有的人是读更高的学历,有的人则是选择努力工作。
其次,当你用“可怜”这个词,其实你是在可怜她,说明你的境遇比她好,所以你会感到她很可怜。但是,换到老婆婆的视角来看,她可能过得很充实,因为每天可以去捡破烂,将其换成钱,况且这可能是她想到的、能做到的方式。
最后,当你评价一个人时,不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多从他人的角度考虑,或许会有不一样的体会。”我意味深长地说。
“哦,原来你的想法是这样,你有点高大上!”朋友笑着说。
其实,我想说的是,当我们看到别人的境遇不如我们时,比如他人得了病,比如他人生活贫困,比如他人的工作比较底层时,我们都不应该轻易去评价他人,毕竟评价都是我们的主观想法而已。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很美丽的故事,这是一个名叫 Akhil Gopal 的作者在 Quora 网站上写的故事。
疾行的火车上,一个24岁大小的男生,望着窗外,喊道:“爸,爸,你快看,你快看,大树居然都在往后走!”
父亲微笑着看着他。坐在他们旁边的一对情侣同情地看着这个孩子气的男生。
忽然,这个男生又喊道,“爸,爸,你看,你快看,云在跟着我们跑呀!”
那对情侣忍不住了,对那个父亲说:“为什么您不带孩子去医院看看病呢?”
那个父亲笑着说:“我去了,我们刚从医院回来。我儿子生下来就看不见,今天是他看见这个世界的第一天。”
故事讲完了。
这个世界有太多我们不了解的事情,希望你有一双没有评价,如孩子一样第一次看到世界的眼睛。
有时候,我们因为自己的主观评价而忽略了生活中一些美好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因为自己的主观想法而忽视最重要的宝藏——自己。
有一个乞丐,在路边坐了30多年。
一天,一位陌生人经过。这位乞丐机械地举起手中的破帽子,喃喃地说:“给点儿吧。”
陌生人说:“我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给你”。
然后他问:“你坐着的是什么?”
乞丐回答说:“什么都没有,只是一个旧箱子而已,自从我有记忆以来,我就一直坐着它上面。”
陌生人问:“你曾经打开过箱子吗?”
“没有。”乞丐说,“有什么用,里面什么都没有。”
陌生人坚持:“打开箱子看一看。”
乞丐这才试着打开箱子。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乞丐充满了惊奇与狂喜,箱子里装满了金子。
这是一个隐喻,乞丐因为在陌生人的再三坚持下,才打开了装满金子的箱子。如果陌生人没有再三坚持,那么乞丐永远发现不了金子。
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呢?
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是主观的,总是认为自己不完美,存在很多残缺,于是有的人花钱整容,有的人买更漂亮的衣服……
其实,更好的做法是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
正如理查德·巴赫说所说:要不断地寻找你自己,那个真实、无限的“自己”,才是你的导师。
不要让主观评价妨碍自己去寻找真实的自己,也不要轻易地去评价任何一个人,希望你有一双没有评价,如孩子一样第一次看到世界的眼睛。
![](https://img.haomeiwen.com/i2922202/27f1b852bf63a6d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