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64507/a553eb74d6a72282.jpg)
文: 妖娆的王皮皮
01
我外婆家附近住着一户李姓人家。
老俩口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封建思想比较重,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格外看重男孩子。
李家就一个儿子,聪明伶俐,读书工作都不错,后来成了吃公家饭的人。他找了个老婆,跟他同单位。
照理说,老李家应该是事事顺心了,可是,唯独一件事戳心。
——小两口结婚三年了,没有孩子。
李奶奶坐不住,他急着抱孙子,续香火,让儿子媳妇赶紧想法子。
小李俩口去医院做了各种检查,也没查出什么毛病。
小李媳妇还在省城中医院,找了老专家开了中药天天调理。
仍然怀不上。
那时候,我们安庆西门这儿,有个玉皇阁,玉皇阁里有个送子娘娘宫。
每年二月二,玉皇阁的道士都塑许多泥娃娃,放在送子娘娘神像前,免费给求子的善男信女请回去。
来求子的都要带上一根红线绳,拜过送子娘娘后,在供桌上挑一个自己看上的泥娃娃,用这根红线绳栓在泥娃娃脖子上,把它“请”回家供上。
据说,家里结婚未孕的小媳妇,每天都要跟泥娃娃说话,陪它玩,把它当真的小娃娃一样对待,这样才会灵验。而且,这个泥娃娃在家排行就是老大,以后生了孩子,辈分都要往下论。
娘娘宫的送子娘娘很灵验,好多人请了送子娘娘的泥娃娃回家后,都有了孩子。
儿子媳妇结婚的第四个年头,李家奶奶成了娘娘宫的常客。
那年二月二,她半夜就一步一拜去了娘娘宫,抢了头注香,用一根红线绳栓了一个胖乎乎的泥娃娃小子,请回了家。
李奶奶把请来的娃娃供在儿媳妇的卧室里,让小李俩口每天早上起来都要陪“李大娃”说话逗乐。她自己更是有事没事就来帮“李大娃”洗澡穿衣,喂饭把尿,搞的跟真的似的。不知道的人看到,肯定以为撞鬼了。
不知道是不是老李家的虔诚感动了送子娘娘,还是省城老专家的中药起到了效果,没几年,小李媳妇真怀上了孩子,生下来还是个大胖小子,这孩子就成了李家人的心头肉。
02
心头肉叫李珪,比我小几个月。
因为同龄,加上住的近,我们自然而然就成了朋友。
后来,又成了同班同学。
李珪一直都是这片小孩子羡慕的对象。
那时候,小李夫妇都是干部,收入不错。家里只有这一个娃娃,还是好不容易求来的,所以一家人都非常溺爱他。
这溺爱里,包括他的“大哥”。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天中午吃过饭我跑出去玩,一出门就看到李珪手里拿了个大鸭梨。正值数九寒冬,根本就不是出鸭梨的时节。我看到李珪手里的鸭梨,鲜嫩水灵,仿佛刚从枝头摘下来。一口咬下去,那个脆,那个甜。我馋的口水都快掉出来了。
“李珪,哪来的鸭梨?”
“我大哥给的。”
“你胡说!”
李珪睁大眼:“真是我家老大给的。”
“我还不知道,你家就你一个。你那来的大哥?”
“我大哥在家里呢,走,我带你去见他。”说着,李珪转身,我也跟着他进了李家的大门。
李珪把我带进他爸妈的房间,里面一个人都没有。我问:“人呢?”
李珪一指:“喏,就哪儿——”
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门后有一个神龛,神龛上没有供观音,却摆着一个土黄色的泥娃娃。
那泥娃娃胖墩墩,梳着个瓦盆头,身上还穿着一件红艳艳的肚兜,用一根暗红色的线绳栓在颈子上。
我笑了出来。
这小子真是疯了,拿个泥娃娃当大哥!他不会是舍不得鸭梨骗我吧!
“鸭梨呢?在哪儿藏着?给我一个!”
说着,我在房间里四处踅摸起来。
李珪说:“鸭梨没有了,但是还有个苹果,你吃不?”
说着,把一个大苹果递到我跟前。
“咦,这家伙还学会变魔术了?哪儿来的苹果,是不是藏在身上呢?”我在他身上摸了个遍,就是没找到。
“我说过了,是我大哥给你的吗!”
我这才仔细打量起那个泥娃娃,只见他胖乎乎的脸蛋上,一双黑眼珠正地盯着我笑,真的像活的一样。。
03
1989年,我小学毕业,那一年长江流域发了大洪水,许多地方都被水淹的道路中断。我也被困在家里,想出去玩都不行。
有一天早上,李珪妈慌里慌张地跑来问我,有没有看到李珪。
天天下雨,我已经好几天没出门,当然也没看到李珪。
“那你知道他会去哪儿吗?”
我说了几个李珪常去玩的地方和要好的同学名字,他妈转身就要去找。
“这孩子昨天晚上说要去屯溪外婆家,我和他爸都忙,没时间送他。他就说要自己去,200多公里,我们怎么放心呢。没想到,早上一起来就没见到他。”
问了一圈,我那些同学果然没见到。
李珪妈妈急得快哭了,说:“看来,他还是去外婆家了。这孩子,被一家人宠得没大没小,不依着他就不行。”
开老虎灶卖开水的顾二伯路过,听说李珪丢了,跑来说:“我看到他了,他说要去屯溪外婆家。”
这下是真的了。
李珪妈赶紧打电话去屯溪,让那边派人去接李珪。
李珪爸爸去长途汽车站,打听李珪坐的哪班车,一路追去了。
04
然而,三天过去了,还是没有李珪的一点消息。
李家上上下下乱成了一锅粥,在两地都报了警。
李珪离家一星期后,终于被找到了。
他淹死在新安江里。
很快,警方查证和当地法医尸检结果陆续传来,还原了李珪死亡的真相。
那天,李珪离家独自去了屯溪,下车后,发现外婆家和车站之间被大水淹了。他如果听路人劝告等家里人来接也就没事了,可他却偏偏没这么做。那年,他刚刚学会游泳,就想着这水不深,不如游过去。没想到,游到半路,一根高压电线断了掉到水中,他被当场电死。
李珪家哭天喊地,哀声一片。
李珪骨灰回来的那天晚上,我跟着外婆去他家送他一程,毕竟是从小玩到大的发小。我们去他家的时候,来吊唁的人走的差不多了。
李奶奶看到我外婆,突然重又大哭起来说:“余奶奶,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两个老人一个哭,一个劝;一个说,一个听,一段尘封了十几年的往事被翻了出来。
05
原来,李珪并不是李家第一个孩子。
李奶奶从玉皇阁娘娘宫请泥娃娃的当年,儿媳妇就有了身孕,怀胎九个多月时,一天晚上,突然要生产。
当时,李老头和儿子出远门,李奶奶仗着自己生过孩子有经验,便亲自给儿媳接生。
万幸没出事,只是产下一个女婴。
那时候国家政策还没开放,加上儿子儿媳又是国家干部,更不能做违法违规的事。看来,李家到了这一代,香火要断了。
抱孙心切的李奶奶看着刚刚生产还没苏醒的儿媳,心中想的却只有一个念头。她把那个女婴抱出家,来到江边。
就在她要丢没丢的空档,被外婆碰见了。
李奶奶给外婆跪下说:“李家就这一根苗,如果抱不上孙子,以后就要断子绝孙。余奶奶你就做做好事吧!”
说完,就把襁褓塞在外婆怀中。
外婆也真怕还给她又做出什么傻事,只好带着孩子连夜去了玉皇阁。后来,玉皇阁的道士找了个没有子女的的善男信女,把这个孩子领养了。
再后来,外婆听说,李奶奶告诉家里人,孙女在家里产下来,突然没了气。
也不知死不见尸,她是怎么遮掩过去了。
第二年,李奶奶又去玉皇阁娘娘宫抢头香,栓娃娃,李珪就出生了。
说到这里,李奶奶哭道:“我这是报应啊。”
我的视线落在门后的神龛上,突然,我发现那个笑眯眯的泥娃娃的脸耷了下来,笑容也不见了。那拴在颈上的红线绳不知什么时候断了,小肚兜掉下来,露出圆鼓鼓的肚子。
看到它,我又想起李珪,不禁泪如雨下。
06
一周后,我去李家探望。李珪妈还躺在床上,精气神都没了,仿佛行尸走肉。
我转身出门,却看到放泥娃娃的神龛上空了,什么也没有。神龛上只剩下一个个泥点子,仿佛一双小脚走过留下的脚印。
多年以后,我在街头碰见了李珪父母。
和他们谈起往事,感慨万千,他们告诉我,幸亏当年外婆救了他们的女儿。那家人对他们的女儿很好,就在李珪走的那一年奇迹般生了一个儿子。可是,他们始终把她当亲闺女一样疼爱。
我跟外婆说起这事,外婆说:“当年李珪下车后,一个人站在车站外跟空气说话,车站看门的老头以为他魔障了。听见那孩子对着空气说:‘你又不是我真的大哥,你管我!我今天就是要游水过去,看你能把我怎么样?说着就下水了。’”
看门老头在后面叫他,他也不听。
一幅天王老子都管不了我的样子。
李珪走了以后,老头突然听到身后发出一阵婴儿的哭声,他被吓住了,也不敢追下水去了。
当时,我一听外婆这么说,就知道那是送子娘娘的泥娃娃在劝李珪回头呢。
“我们老话说,闺女都是报恩的,有了闺女,不定怎么就心想事成了呢。送走了女儿,这家算是送走了运气。送子娘娘让泥娃娃护着李珪,是怕他遭了报应。可惜,要死的鬼神仙都拦不住哦。你看那家人把小子宠的,无法无天,出事早晚的事。那泥娃娃后来不知所踪,兴许就是去了领养李珪姐姐的那户人家了吧。”
时隔多年,我想起外婆的话,还是觉得挺有道理的。
李奶奶家,自李珪出事后,再没有过孩子。而领养了李奶奶孙女的那家,却子孙兴旺,成了远近闻名的富户。难道真如外婆所说,那泥娃娃后来去了她家吗?谁知道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764507/0f5768714c941d9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