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宪问》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文:
孔子说:“不要忧患别人不了解自己,要担心自己能力不足。”
自己深入的修学,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境界,自己的学问道德是否为人所知,绝不去计较。这是孔老夫子教给学生们最重要的一个概念、一个观念。在《论语》里面,这种理念多次重复,可见得圣人对这点多么重视!
其实,人生是不需要别人的理解的,是不需要跟别人解释什么的。别人对你的一系列的评价是由于别人看到了你的本事、能力、说话方式和你这个人的德行,如果你站到这个角度想,任何人对你的评价都是非常客观的。
儒家思想不断给我们传达的一个点就是修身,你自己修身修好了,那别人对你的评价就好了。
比如,一个人说你不好看、身材不好,你就生气,你想一下,如果你真的身材很好,长得很漂亮,那是众人皆认可的,别人都会给你答案的。
人性的弱点就是老想得到别人的理解,想让别人了解你、吹捧你,想让别人说你好。但人又害怕别人说自己不好。一个是贪、一个是惧。所以很多人都把自己活成别人嘴巴里的样子,这完全没有必要。
孔夫子无数次告诉我们,不用担心别人对你的看法,大多数人都活在别人的判断里,活在别人的嘴巴里面。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你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你,而要问问你自己够不够了解别人。人要知道对方需要什么这才是重中之重,人要知道自己有没有那个本事,这才是重中之重。
当你真正开始修炼自己的能力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想要的东西,自然而然就来了。
要在自己身上下功夫,不要纠结在别人的语言里边,活在别人的嘴巴里。你不优秀的时候,别人就会对你各种挑剔,你优秀的时候,别人对你的态度就转变了。
很多人就是担心别人说自己不好,其实你就是在走弯路了,你做好你自己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够捧着他的笑脸来的。
曾经一位记者去采访黄渤:你觉得你不红的时候跟你红的时候有什么区别吗?黄渤说,感觉我红了以后身边的人都是好人。
你会发现,当你红了的时候别人好也得好,不好也得捧着他的笑脸来到你的身边,连坏人也得把他好的那一面展现给你,但当你不行的时候,连好人都懒得把他好的那一面展现给你。
人在底层的时候,是没有多少人愿意把他的好展现给你的,你只有不在乎这些人的看法,笃定地向前走,当你强大的时候,别人不得不把他好的那一面展现给你。
所以,不断强大吧,但凡活在别人嘴巴里的人都是很笨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