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犯罪心理实验室心理
Question No.24:认知中的“盗窃癖”

Question No.24:认知中的“盗窃癖”

作者: 十方迦南 | 来源:发表于2016-12-30 12:46 被阅读26次

    盗窃,有学者说过,“一半的犯罪是盗窃。”这话真的不假,盗窃被看做是很多犯罪的入门和对于自我心理防线里对犯罪行为排斥的一种突破。违法成本低,既得利益明显,分布广泛等特点,都是盗窃这一行为成为第一大犯罪类型基本因素。

    说起来的话,即使是被视为“入门”级别的犯罪行为,一定层面上也是需要技术的,而且盗窃也不是单一类型的犯罪行为,相反的,盗窃的种类有很多,包括了以报复为目标的报复盗窃;以饥饿和贫穷为理由的需求盗窃;酗酒和药物依赖者以酒和药物为目标的供给盗窃;当然还有没有明确目的,但是就是要反复盗窃的盗窃癖。

    这一期的话题,我们主要围绕盗窃癖展开。

    盗窃癖是什么?

    盗窃癖属于意志控制障碍范畴的精神障碍。其表现是反复出现的、无法自制的盗窃行为,虽屡遭惩罚而难于改正。这种盗窃不是为了谋取经济利益,也不具有其它明确目的(如挟嫌报复、窃富济贫或引人注意等),纯粹是出于无法抗拒的内心冲动。(某网络百科解释)

    简单说!就是搞不清楚为什么要偷,但是就是很想偷,不偷一下不舒服的行为。这种盗窃行为不关乎家庭条件,不关乎需求,就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失控习惯。

    为什么会有盗窃癖?

    首先,学界一种比较通俗的解释是心理发展的退化和替代。大部分盗窃癖的人,童年都缺乏父母的关爱,或者是有心理创伤,为了补偿自己没有得到的关爱,所以发生了感情目标的替代,于是开始把周围的东西转变成爱的替代物,而得到这些东西,则是满足和补偿的一种手段。

    其次,有时候盗窃被盗窃癖患者当做是一种权利回复的正当行为。因此他们对于盗窃的行为缺乏罪恶感,容易重复犯罪,觉得这种行为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用来获得权利的一种手段,和遵纪守法获得公民权利是一个层面的事物。注意这里就有了男女的区别了,研究显示,在女性身上的盗窃癖更多的是代表对父亲的反抗,自我惩罚欲望和经期前紧张所带来的。

    最后,盗窃癖被认为是一种心理发泄的途径。有盗窃癖的人多伴有性格上的发展不完善,比如比较自私啦,对事情认识狭隘啦这些,还有就是有另一个较显著的共同点,都有比较强的报复心理。这种报复心理都不在一般人的等级!甚至可以强到因为路上踩一下脚,不小心撞了一下被说两句就产生出来。而高频率产生的报复心理和极易产生的环境,配合上发泄渠道的适应缓慢,使这种报复心理很容易积压。这个时候盗窃癖患者就会通过很容易触发的盗窃行为来发泄这种心理,比如商场的顺手牵羊啊,人流拥挤场所的拎包啊等等。

    值得注意的有两点,

    第一,患有盗窃癖的患者,很多时候会把偷到的赃物扔掉,或者会偷偷的还回去,原因是这种盗窃不是为了满足物质需求,而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快感,所以很享受整个盗窃的所谓“相对私密”的过程,爽完了就物归原主或者是扔了。

    第二,患有盗窃癖的患者的这种报复心理往往只停留在刚开始染上盗窃癖的初始阶段,因为开始的时候这些人因为压力和创伤,想通过偷东西来报复伤害过他或者是给过他压力的人。但是慢慢的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有犯罪心理的定型,这种报复心理会转化成一种习惯,而自发的触发和延续下去。

    但是呢,盗窃癖是可以治疗的!!只是治疗需要比较多的时间。

    另外呢,在和同样有志做更好的犯罪心理学公众号的朋友讨论过之后,决定建一个基于公众号的核心群,欢迎喜欢犯罪心理学的你们加入这个群,群的二维码如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Question No.24:认知中的“盗窃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bjm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