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素质教育的天地,作为一个小学老师,分数是不能说明任何问题,但这个可喜可贺的分数证明了:坚持自我,吸取精华 理念的正确性。也正是因为这一理念,我所教的班级孩子们的语文成绩突飞猛进,着实让我有点兴奋,兴奋之余,我想总结反思一下,继续努力前行。
第一,课外书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
自2017年9月担任三4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第一天上班,我告诉孩子们坚持每天读课外书,而只是简单的要求学生读,她读了没读,我们并没有知道,完全靠自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能记住一些知识,我要求学生每周一三五进行摘抄,其实打心眼里知道这样的摘抄也起不了多少作用,如果孩子们摘抄时用心记住了,日后习作时就能用到。也只有摘抄能让我们的孩子看到自己满满的收获,或许这样对孩子们也是一种督促,一种激励,一种爱上阅读的方法。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第二,打牢基础这条大关。
我所带的班的语文基础入班时并不太好,第一次期中考试,其他班优秀人数37人,我班才27人,平均分算下来,相差5分。当时我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付出努力,让我班孩子赶上去。可是赶上去的方法在哪里?我每课生字都听写了,课文需要背的全部背诵了,该涉及的重点我都涉及了,为什么学生还是不理想呢?于是我深入观察同组老师的复习,真是多亏了同组老师的帮忙,我终于明白:监督单位,检查单位,实实在在的去做,让做的事情做到底才有效果。比如:听写,听写错字让学生自己纠正五遍不检查,不如让学生纠正三遍,然后交给老师查看。古诗和语海拾贝的默写工作,每次不布置太多任务,但每次都或抄写或听写,错字三遍。生字平时学的时候,每天中午写一次中字作业,认真改并予以纠正。
第三,合理的工作安排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育工作有很大的生成性,但是也必须有一定的预设性。语文学习需要预习工作,巩固复习工作,这都需要老师首先安排好,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学生才能按照计划做事。我所总结的预习要求,是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点滴反思,一点一点积累的。实际上,在15年那届学生中,我也曾经提前布置与课文相关的一个问题作为提前预习的一项,可是那个时候学生的总体成绩不是太好,导致我否定了我的这个想法。其实,可以结合课文,让学生试着自己提出一个问题,自己再给予回答。每做一个决定时,心中都装着学生,因为怕自己不留神,把孩子们推进痛苦的边缘,体会不到学语文的乐趣,那将是最失败的举措。
第四,教师期望效应和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
刚进去复习阶段,我们除了总结知识点(分单元总结,分字词句段写作等模块总结,分单元总结需要背诵的内容),同时作业布置到位以外,我采取了公布学生一学期来平时的小测试,让孩子们记在语文书上,同时让学生自己给自己订下一个目标,这就是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发挥,在复习阶段的测试中,让孩子们回忆自己的目标分数,看看孩子们是否努力了,是否达到了,达到了就奖励自己,再接再厉,没达到就鼓励自己,查找原因,继续前行。同时,我也单独表扬,指出学生的优缺点,给予很大的希望,孩子们就信心百倍了!
第五,同力配合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生的点滴进步,乃至突飞猛进,首先是学生自己的努力,其次是家长和老师的全力配合。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天资聪明,稍微下劲,就能成功;但不聪慧的就需要多下功夫,也依旧能成功。其实,大多数人都是一样的智力,只要肯学,家长在家监督,老师在学校教好,监督好,没有不成功的。
我从教语文的初衷是希望我的学生快乐成长,而不是变成应试的机器。我希望孩子们在打好基础的同时,慢慢地从心底爱上语文这一学科,喜欢阅读,爱上写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