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加班,抽空日更,简单分享读书体会。今天仍读《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在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寄给父母家书中,解释四百两银子馈赠给亲族的原因:一是我家气运太盛,不可不格外小心,以为持盈保泰之道;二则各亲家皆贫,而年老者,今不加以援手,今后恐怕没机会了。
同一日寄给兄弟的家书中,回应了自己这么做不是有“近名之心”,而是要不忘做人的根本,对亲族的困难不能视而不见,对曾经支持过我们的亲族更要施以援手。帮助的这些人,都是自己曾经尊敬的人,没有什么沽名钓誉之心,纯粹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而已。
另一方面,曾国藩提到,这些亲族不是一开始就这么穷困潦倒,最初也是殷实之家,只不过你们几个兄弟晚出生十年没见到而已。因而,看到这样由盛而衰的变化,曾国藩就在反思,君子应当守其缺而不敢求其全,小人时常求全却吝与凶将近。曾国藩据此取其所居为“求缺斋”,但求缺于他事而全于堂上,真可谓大智慧。
做人不忘本,求缺不求全,这是今天的读书收获,与大家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