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工程人,特别是在施工单位的工程人来说,考取一级建造师是必然会面临的问题,很多工程人朋友都在为一级建造师而废寝忘食,努力奋斗,为的就是待到通过那日,跳槽、升职、加薪,成就更好的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55644/0c71c8addaeaa98a.png)
一建的大名,相信每一个工程人都有耳闻。其实何止工程人,就是工程行业外的人都对它有所了解,罗工从大学起,曾不止一次被问过,你们那个什么建造师是不是不用去上班就可以拿钱?你学工程学到一个好专业。嗯,好专业,曾几何时,自己也一直认为运气好,误打误撞选了一个有钱途的好专业,后面被现实打脸打的啪啪响。
一、求快,一建梦的热身
言归正传,还是说说自己一建备考的故事。虽然罗工经常说5个月在职通过一建和造价,但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因为5个月时间里只通过了6门而不是两个考试的8门课。考一建的想法早在学校的时候就有,毕竟经常被耳濡目染,对于当时没啥其他大志向,想法的罗工来说,毕业后搞工程,考一建好像才是唯一的正途。当时就想着,要是能早点拿到一建,就能获得先机,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所以在本科毕业三年之际,当时还不满足报考年限要求的时候,就和几个同学一起报考了一建。由于那年没怎么复习,只通过了经济(不得不说,工程管理专业考经济,确实很轻松easy),而我的两位同学那年却全科通过了(当时我是震惊的,毕竟他们也没有怎么认真复习,直至有位同学告诉我他看了一周的押题,我才知道原来世上真的有所谓的押题,还真的能押中,这里绝不是广告),但是他们后面拿证的经历也比较曲折。
二、自作孽,被逼自己为自己填坑
15年的惨败是痛苦的,但也可以说是幸运的。我那两位15年就通过了的同学,由于报考时候年限不够,后面花费了较高的费用通过中介才拿到了证书,直至我16年第二次考的时候也还没有成功注册。他们的拿证经历,让我意识到自己遇到了一个大麻烦。由于我的经济在15年通过了,成绩保留两年,如果16年顺利的通过了管理、法规、实务,那么自己的考试档案应该是15年的,那么到时候自己拿证时也会遇到那两位同学同样的问题,解决的代价太高,而且折腾。没办法,当时思考了许久,于是被迫只报考了实务和法规,剩下一门管理没报,等着经济成绩失效,17年再同时报考管理和经济。
三、幸运女神眷顾,低碳环保的分数
16年自己是足够幸运的。当时自己在市场开发部从事投标工作,搞过投标的小伙伴肯定知道,投起标来,那真是没日没夜啊,别说复习,就是睡觉都不一定有时间。但那年我是幸运的,到了6月份后,突然没有标在投,让自己可以有时间的看书复习。从6月到9月考试前,有一大半时间用在了实务上(实务对于工程管理毕业的罗工来说,确实难度不小),可能当年自己的状态也不是太好。复习方法,还是罗工一贯的三段式复习法(另外再写一篇具体的复习方法,这里不过多描述),还记得当时是6月到7月底复习了两遍实务,建筑实务听了王树京和李佳升两位老师的课;8月份花了3周看复习两遍,课件是用的陈印老师的;后面就是做了近3年真题,就参加考试了。
16年考完后,心理就没底,对完答案后感觉能不能过真的得听天由命了。但是在12月份某天中午吃完饭,我看到成绩那一刻,我难以置信的笑了。建筑工程实务:97;法规:79;两个数字是那么的有缘,那么的可爱,那么的低碳环保。
四、汗水与收获同在的17年
当16年看到低碳环保的分数时,我就已经知道自己的一建之路要结束了。17年初,我就计划着报考一建和造价共6门,毕其功于一役,不想以后再折腾,毕竟还得留着以后的大好时光找对象谈恋爱,哈哈哈。
17年一直浪到了五一后才开启看书备考模式,那时距离造价考试不足6个月,距离一建考试不足5个月。如何科学合理高效的制定复习计划,分配复习时间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当时自己分析造价是今年的重点,而一建是必过点,且经济和管理对于工程管理毕业的自己而言确实没有太大的难度。于是决定一建两科从8月份开始直到一建考完的这一段时间全力复习,50天两门课,按照自己一贯的复习习惯和方法,有条不紊的进行复习(17年具体复习经历见文章《每一份努力终将获得回报—记2017年造价与一建备考经历》)。由于整个复习期间,工作和复习强度太大,考完一建两科后,我没有回家,也没有回公司,而是直接奔向了医院,因为那时候的颈椎疼的自己实在难受,是强忍着痛把这考完了这两科。后面成绩出来还挺高,经济90,管理93,不过分再高又有什么用呢。
距离19年一建考试又只剩50天了,回想2年前自己按着既定的计划和目标有条不紊的执行,过的是那么充实和有希望。今天,自己依旧朝着定下的新目标,一往无前的大踏步前行,纵使前路困难重重,依然风雨无阻,不抛弃,不放弃。工作如此、事业如此,生活如此,而人生亦是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