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来说,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1)教育具有非独立性
(2)教育具有无阶级性。
(3)教育具有原始性。
古代中国教育:
夏代:产生学校教育;序、 校 、商代 瞽宗是大学
西周:学在官府,学术官守;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礼乐为中心。学校教育有国学、乡学之分;六艺;
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兴起;稷下学宫
1.西汉时,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思想专制的文教政策,
2.经董仲舒建议,汉武帝设立太学,是当时的最高教育机构。东汉灵帝时,3.设立鸿都门学,这是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
4.汉代地方官学通常称为郡国学或者郡县学,其发展起始于景帝末年、武帝初年的“文翁兴学”。
隋唐时期采取重振儒术,三教(儒、道、佛)并重的文教政策,在选士制度上采取科举制。
唐代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相当完备的官学教育体系,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组成了中央官学的主干。
武举制度始于唐代。
宋代产生的程朱理学,经元到明清发展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这时期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是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宋代书院盛行,著名的六大书院有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茅山书院。
明代以后,八股文成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八股文的出现,标志着封建社会教育开始走向衰落。
直至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科举制度才被废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