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想法
水调歌头·焦山并译

水调歌头·焦山并译

作者: 石宏博 | 来源:发表于2022-06-03 12:08 被阅读0次

    水调歌头·焦山

    作者:宋.吴潜        译析:石宏博

    铁瓮古形势,相对立金焦。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远岫忽明晦,好景画难描。

    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皋。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

    译:

    (镇江)铁瓮城自古以来的江山形势,金山焦山隔江相对。长江万里,向东流去,晨风卷起惊涛。天边孤云来来去去,水边孤帆伴着船身浮沉上上下下,水天相接,仿佛共邀我欣赏此景。远处峰峦明晦不定,如此美好的景色,让人难以描划。

    这里是隋朝和南陈的交界处,刘宋与北魏又隔江相望,当年,孙权曾与曹操在此处战斗。回头望这千年陈迹,不禁让我沉浸在过往历史,如痴如梦,不知不觉身体倚在水边高地上的亭。只有水边的鸥鹭,不管人间兴废,时不时的化作天边的一抹色彩,飞度青霄。此生,我身什么时候能够像这鸥鹭一样飞去呢?如果真能那样,我会抬抬手,向这喧嚣的人世间致谢并挥手告别。

    注:

    焦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东,屹立长江中。

    铁瓮:镇江古名。

    金焦:金山和焦山。二山对峙,俱屹立大江中。

    晓吹:晨风。

    岫(xiù):峰峦。

    分宋魏:南朝刘宋与北魏对峙。

    孙:孙权。曹:曹操。

    亭皋(gāo):水边高地上的亭。

    尘嚣(xiāo):指尘世。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析:

    这首词为宋理宗嘉熙二、三年间(1238-1239)吴潜任镇江知府时所作。镇江风景壮丽,地处吴头楚尾、南北要冲,自古即兵家必争之所,也是文人墨客会聚之区。这里的古迹和流传的传说很多。这首词就是作者在此环境下受到感染,所创作的。

    作者写下这篇诗篇的时候,正值人生壮年,当时感觉朝中尚有可为,天下事也不见得让人绝望,但是尘嚣的人世间,已经露出某种端倪,敏锐的作者已经感觉到了。

    而在《满江红·送李御带珙》中,作者以一个中老年人的身份,发出了苍天无语的感慨,这个时候的天下,已经让人无力回天了。

    而正是在作者逝世的17年后,1279年,崖山海战,南宋灭亡,在中华文明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亡天下。

    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半部论语把天下都给亡了,不得不说是一种辛辣的讽刺,和一种沉痛的历史教训。问题很大程度上出在宋明理学本身,有人说,宋明理学是亡天下的学问,这么说,不为过。

    历史是严肃的,也是残酷的,人间兴废,固然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是如果人一意作死,获罪于天,那么就是无所祷矣,不可活矣。

    怎么能不获罪于天呢?所谓天道无亲,唯德是辅,人的德行,才是重中之重啊!

    话说回镇江这个地方,由于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兵燹之祸,也屡屡加身。所以,当地的百姓,大多明白了一些道理,民风不在彪悍,这也是一种生存的选择。

    这首词融写景、怀古、抒情三者为一体,条理清晰,语言纯熟,精美雅致,意境开阔,结合吴潜一生,颇为耐人寻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水调歌头·焦山并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bth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