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流浪地球》—骨子里的中华文明的体现

《流浪地球》—骨子里的中华文明的体现

作者: 紫月缥缈 | 来源:发表于2019-02-11 07:04 被阅读31次

这是一个道士在新浪微博上写的。他写的足够好。解释了中国人的传承、信仰和英雄观。非常认同。还是转出来吧。

《流浪地球》中,吴京饰演的刘培强死了,没有如同美国超级英雄的不死自身,也没有死了又活的桥段,更没有神迹出现,他就那么死了,如同普通人一样死了。

那为什么我们的英雄会死?为什么我们的英雄甘愿去死?为什么我们的英雄没有神迹出现?为什么我们的英雄只是血肉之身?

我们的英雄死了,如同刘启殇别父亲刘培强,我们也在殇别英雄,我们的英雄没有神迹的加持,没有外星人的帮助;他不会金刚不坏,也不会喷火放电,不会吐蜘蛛丝,不是天神的子嗣,他只是普通人。

看起来这样的英雄很屌丝,什么大本领都没有,哪怕他作为一个领航员,他也只是个父亲,只是个普通人,怕死的李一一也是个普通人,死去的老何是普通人,他们真的会死啊,其中没有一个超级英雄,更没有天赋使命,在命运的推动下,他们选择了自己的路,也没忘记秋裤,知来处,知去处,就这么简单。

这些情节总让我想起一个人,她的名字叫林心平,并不是说其他先贤先烈英雄豪杰不壮烈,而是她的行为,在如今大部分人眼里看来似乎不可思议或者说难以想象,她受尽日军三十六种酷刑,最后被劈成七块,用硫酸化成血水,尸骨无存,临死前,她仍然痛骂:“强盗、汉奸、卑鄙、无耻,中国人民是绝对不会屈服的”。

酷刑加身、挫骨扬灰或许与刘培强的角色错位较大,一个是电影中的角色,一个是抗日时期的烈士,但他们所表达的价值观却是一脉相承的,甚至说是同样的。

他们从来没奢望自己不死或者说变成超级英雄,也不会被冷冻几十年后复活,更没有死后的天堂许诺享乐或美女,他们只是普通人,如果不是事到临头,或许他们就如同我们一样,忙忙碌碌的工作,空闲之余打打麻将、吃吃烤串、打打游戏。

他们没有天赐的光环赋予他们使命,而是如同所有先贤先烈一样,危难之际站了出来,甚至选择付出自己的生命,哪怕知道“死去元知万事空”,却没有陷入“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恶劣中。

为什么他们愿意付出?为什么他们愿意牺牲?为什么危难之际华夏总有英雄出现?为什么中国很多老年人省吃俭用想给孩子多留点,而不是挥霍享受自己的人生?

因为他们还有希望啊,因为他们有信仰啊!没有死后的天堂,不为虚无缥缈的天堂所努力,却在为未来的希望后人的幸福而努力。

我们不是谁的羔羊,听从谁的召唤,我们拥有的一切不是谁恩赐的,是列祖列宗先贤先烈奋斗得来的;我们推崇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而不是挥霍消耗完一切资源,留给后人一个烂摊子,青山绿水便是金山银山也是这种理念的体现,我们不能改变历史,但我们可以努力改变当下、创造未来。

知来处,敬天法祖,知去处,活在当下,知归处,无愧于心;哪怕认知华夏文明的方式不同,无神论还是有神论,对先贤先烈的传承都是一脉相传的,无神论中先贤先烈的精神永存,有神论中先贤先烈的灵魂不灭,我们就在这样的对立统一中前行。

刘培强死了,老何死了,刘启没有死,这就是希望,这就是薪火相传,这就是华夏绵远不绝的根本原因。

林心平死了,小萝卜头死了,无数先烈都死了,我们没有死,这就是希望,这就是薪火相传,这就是华夏绵延不绝的根本原因。

每一个英雄都是普通人,我们也都是普通人,需要的时候站出来,灿烂那一时半刻,也无愧我们的人生,哪怕我们血肉之躯灭亡,华夏文明延续,先贤先烈所传达的精神不灭。

我们的英雄不祈求造物主怜悯或谁的恩赐,不靠血脉或者贵族的加成,不依靠神迹或者金刚不坏之身,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候,自然有人把血肉铸成新的长城,血肉之躯容纳的是英雄之心,每个人都有自己闪光的一面,有懦夫,有英雄,有失落,也有希望。

血肉之身易灭,英雄精神不亡,这盛世如你所愿,那未来如我所想,我们都是普通人,也不是普通人,因为我们是华夏文明的承继者,不屈从命运,不屈从造物主,也不屈从外星人,更不屈从超级英雄。

我们的英雄是血肉之身,我们的英雄死了,他还活着,薪火相传的是他的精神,是华夏文明璀璨的光芒,是薪火相传的永继。

刘培强死了,刘启没死,多么好的故事啊,文章最后,也请大家满足我的小小的一个心愿,记住林心平这个名字,她也是个普通人。

我们的英雄死了。……

转自新浪微博

相关文章

  • 《流浪地球》—骨子里的中华文明的体现

    这是一个道士在新浪微博上写的。他写的足够好。解释了中国人的传承、信仰和英雄观。非常认同。还是转出来吧。 《流浪地球...

  • 从《流浪地球》再看东西方差异

    《流浪地球》中,带着地球流浪的浪漫与勇敢,很好的体现了东西方世界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方面的差异。 影片将至最后,地...

  • 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2》可被视作《流浪地球》的前传 从故事发生时间顺序看,《流浪地球2》可以视为《流浪地球》的前传。 《流浪...

  • 《流浪地球》的流浪

  • 啊,地球,我的流浪地球-《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是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作为一部多年前的短篇科幻作品,原小说篇幅较短,难以支撑一部90分钟的电...

  • 流浪地球,地球流浪

    一部科幻电影需要百分之百的科学设定?我们要明白科学是什么?是用实际去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是否正确?历史考古这门学科,一...

  • 《流浪地球》:流浪的不是地球,流浪的是我们

    流浪的意思是流转各地,行踪无定,居无定所,四处漂泊。而剧中这颗小破星,他是有目的地,要在新的地方定居下来。有目的地...

  • 评《流浪地球》票房大卖

    关于《流浪地球》大火的原因,那肯定离不开电影的“硬科幻+中国味”的体现,我认为这两个元素在电影中的共同体现起到了“...

  • 流浪的地球

    深夜读完《流浪地球》,一直在想,刘慈欣的科幻小说真的是在讲科幻吗?描绘了技术高度发达的未3来世界吗?不是的!是披着...

  • 地球的流浪

    地球的兴盛和救赎,或都源自流浪。 近日,科学家又发现了一颗潜在的地球替代者,距离我们还很近。 这是一颗位于太阳系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流浪地球》—骨子里的中华文明的体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buf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