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作出正确决策》治愈选择困难症。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郑重推荐,这是值得他永久珍藏的书籍。”
这本关于决策的神书,是麻省理工学院指定经典读本;
因为其在帮助人们作出正确决策上的卓越贡献,被美国《商业与策略期刊》,评为“20世纪以来最具影响力图书”。
书的作者,是美国心理学会权威专家、决策大师:加里·克莱因。
他是美国政府、企业与高校最敬佩的决策导师;
30年来,克莱因一直致力于了解人们如何在困难的情况下应对挑战,快速作出正确决定。
而这本书,就是他研究的精华所在:教人如何克服选择困难、作出正确决策。治疗选择困难症或有奇效。
方法1:靠直觉
对于一些日常小事的选择困难情境,我们可以用到的决策方法是:靠直觉。
是的,就是直觉,没在开玩笑......
但是,直觉或许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玄妙。
所说的“直觉”,更多的与“经验”相关,是“运用经验识别情境,并知晓如何应对的能力”。
比如,当在面临红烧鱼头与宫保鸡丁的选择时,一个对美食颇有研究的人的“直觉”,就比经常“随便吃吃”的人敏锐;
他可能是根据菜单上的图片、邻桌飘来的菜香,或者其他“难以描述出的各种因素”,凭直觉得出“这里的鱼头应该不好吃”的判断,从而做出“我们点宫保鸡丁吧”的决策。
因此,作者说,想要帮助人们更迅速、更准确地判断眼前情势的不二法门,就是:增加经验值。
“直觉,会随着经验的积累而愈加成熟。”
所以,想要在点菜上不犯难,就多享用美食;想要在挑选衣服上快速又精准,就要多试多看多穿;想要学会爱,就应该多谈恋爱...
当我们增加经验,我们的直觉就会越来越准,对事物的“洞察力”也会越来越强大。
方法2:靠想象
发挥想象力,也就是作者所说的“心理模拟”,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般级别的选择困难;
比如,是否要赴朋友之约、是否要购置某件家用电器等等。
而这里的“心理模拟”,指的是想象在做出某个决策之后,“事件从现在到未来的发展历程”。
举个例子:
小红在为是否要参加好朋友的生日宴会,而犯了选择困难症。
因为,生日的是她非常要好的朋友,但小红的前男友也会参加。
这时,小红可以进行“心理模拟”;即想象假设她决定要赴约了,将要经历的一系列事件:
比如,要挑选约会穿的合适的衣服,前往目的地要花半个多小时;在生日会上,她会碰到自己缠人又讨厌的前男友,她的心情一定不会好,到时候甚至可能影响到她的好朋友。
这时,她便可以做出决策:不参加生日宴会,并在之后单独约这个好朋友吃顿饭。
方法3:靠理性
当涉及到比较重大的决策,例如是否要换工作、是否要买房等等,就不能单纯依靠直觉,或者想象力来做决策了;
此时,我们需要的是理性的分析。
于此,作者提出了一个最有效的决策思维模型:识别启动决策模型。
那么,如何利用这个模型作出决策呢?
作者提出了几个关键步骤:
1.首先,针对情境判断,先前是否处理过类似情形。
例如,小明正在纠结于,是否要接受领导派遣的某项任务。
这时候,他应该要考量,自己是否处理过类似的项目,而不是根据感性判断“做完这个项目就能升职加薪吧”,而贸然接下这个项目。
假设小明之前并没有处理过类似的项目;
这时他应该进行第2步操作:
2.进行“心理模拟”,并搜集更多的信息。
结合前文所述的方法2,小明应该想象自己如果接手这个项目,将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在头脑中模拟项目的实施情况;
他还可以请教经验丰富的前辈,或者查阅相关书籍,上网查找资料等,以便作出正确的决策。
当然,就算小明接手了项目,极有可能遇到与预期不符合的情况出现;
这时,他应该进行第3步:
3.再次核查当前情势的特点最符合哪种类型,借以作出能够应对这种异常状态的正确决策。
比如,是否有一个应急预案,专门处理这种差错?如果项目刚开展,发现自己着实应付不了,是否选择放弃项目?
“关键点在于,要时刻做好行动准备,而不是执着于各个选项之间的比较而踟蹰不前。”
其实,读书又何尝不是如此。
读书自然有无数好处:读书本身,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读书,让人获取知识;
于此同时,读书也能增加我们的经验与识别能力。
我们读过的书、走过的路
决定我们将作出什么选择
在每天
在读书的路上
再也没有遇到什么选择困难~
来源:《十点读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