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继续我们的主题,研究孙子兵法,孙子《地形篇》: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弛,吏强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军队有“走、驰、陷、崩、乱、北”六种必败的情况。这六种情况,不是天灾,都是将领的过错。具体来看
1. 走
“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
我们常说势均力敌,势均就是双方的大势旗鼓相当,各种条件都差不多,但力量相差悬殊用十分之一的兵力去和敌人作战,那就一定会败走。 这叫不自量力,盲目冲动,若非是大局要求你的部队做出牺牲,或者占据险要地形,一夫当关万夫莫敌,那就是带领队伍自寻死路。
2. 弛
“卒强吏弱,曰弛。”
兵士强悍,将领懦弱,指挥不动,纪律松弛,叫“弛”。
将领怯弱,文不能附众,武不能威敌,必然导致纪律不严、有令不行,队伍必然没有精气神,一支队伍能不能打仗,打硬仗拉出来溜溜就一目了然。唐穆宗时期,镇州军乱,朝廷派田布为魏博节度使平叛。田布从小在魏博长大,魏博镇的人都轻视他,不听他的。数万人在军营中骑驴而行,田布也管不住,最后自杀请辞。
3. 险
“吏强卒弱,曰陷。”
将领很强很勇敢,士卒怯弱不跟上。将领说:“跟我冲!”一头冲进去了,回头一看一个兵也没跟上,那就陷进去了。
张预注:“将吏刚勇欲战,而士卒素乏训练,不能齐勇同奋,苟用之,必陷于亡败。”
“齐勇同奋”很重要。将领的责任是训练带领士卒,不是好勇斗狠。如果平时不能训练士卒,上了战场自己一个人刚勇,那就把自己陷进去了。看来无论是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绵羊还是一只绵羊带领一群狮子都不算胜利的保障呀。
4. 崩
“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
“崩”,崩溃。曹操注:“大吏,小将也。大将怒之,心不厌服,忿而赴敌,不量轻重,则必崩坏。”“大吏”,就是小将。小将对大将不服、怨恨,遇敌时,擅自率自己的部属出战,大将不能控制,这样的军队,就会崩溃。这是讲的领导团队的团结问题,无论大吏、小将、大将还是元帅,大家一定要团结一致,上下同欲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5. 乱
“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
将领懦弱,管理不严格,教导不明确,吏卒必然没有规矩章法,出兵列阵纵横不整,横冲直撞,这叫“乱”。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只有平时做到令行禁止的队伍,才能兵将相宜,上下协调一致。如何做到令行禁止,请参看前面《行军篇》我们讲过的办法,后面我们还将讲到爱兵如子,以情带兵的原则。
6. 北
“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
“北”,就是败北。将领不能判断敌情,用少数去打多数,用弱兵去打强敌,用兵也不懂得选择精锐,这就必然要败北。
这里关键是“兵无选锋”的“选锋”,用兵一定要“选锋”,把最精锐的士卒选拔出来,组成先锋队,像一把尖刀,插向敌人。可以说,没有选锋,就只有兵,没有锋,没有兵锋。历代都重视“选锋”军的建设,各有专门的命名。如春秋时晋国称“前行”,秦国称“锐士”“陷阵”,战国时齐称“伎击”“诀命”,魏国称“武卒”,唐朝时称“战锋”“跳荡”,等等。从这些名字我们可以看出选锋军的意义。所以兵之用术,无先于此,用兵首先是用锋。所谓首战用我,用我必胜。选峰就是确保首战必胜的。
孙子在《地形篇》中不仅分析地形对军事行动的重要性,也提出如何带兵的原则。在上一章讲到必败的判断,带兵之道是判断是否必败的重要依据,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败都是败给自己,主帅拥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将军可以夺心”。治军先治帅,治帅首治心,治自己的心是一切的根本。领导者要能养自己的心,培养内心的强大,才能面对一切困难,才能带领团队,司马法说:“本心固,新气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