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自己的领域里深耕就是最好的投资。
以下是《见识》这本书里的一段话:
很多时候,人和人的差距看似是在智商、情商和知识上,其实是在智慧上,而智慧的核心则是对人性的理解。
如果我们把时间投入到自己的职业发展上(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不断做出更大的贡献,不断被提升,每年的回报要远远高于那十几万元。因此,拓展一下巴菲特的观点,对于大部分人来讲,最好的投资是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因为我们擅长于此。
很惭愧我没有在语文教学方面深耕,最好的课就是市里创新课一等奖。我的工作范围内就是和文字和学生打交道。打磨课例,研读文本,教出新意,让学生乐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条路很漫长很艰辛,肖特又出书了,这才是深耕语文的大师。
多多向他们学习,研究他们的课例。有那么多优秀的语文老师,多多学习他们解读文本的能力和设计学习活动的方法。语文如何打通生活,让学生学得开心学得起劲。
近来讲文言文学生有自己的理解,如果只是为了做对试题而学习分析真是没意思。
尊重学生的理解,适时引导。
关雎和蒹葭比较阅读:
关雎的有明显的层次性,每章均有所递进,而蒹葭整篇就是一个场景的三次复沓,每一章的前半部分都是一样的。一共12句,句子的结构和句间的程序都是一样的,词语完全相同的有三句,不完全相同的有九句,对于诗歌来说这样的章法明显是重复过度,重复率更高,完全重复的有六句,占到一半。
这是章法上的最大的不同,就是章与章之间没有动作和心理的递进,从场景到情绪都只是在同一个层次上复沓,
这样高的重复密度对于诗曲合一的歌来说可能并不过分,但对于脱离了曲的诗来说,却难免显得单调,然而在千年的阅读史上,那么多的作家并未有过质疑,到了近年网上出现了自古写相思未有过蒹葭者的评论,将其艺术成就列为中国古典爱情时的之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