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在许多的具体场景下,很多人都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他们有时候会把天聊死,有时候会无形中惹怒了别人而不自知,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下面分享6个场景下的正确表达方式,希望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帮到您:
场景一
和同事在上班的路上相遇,她开心地逗地铁上的孩子,这时候,你该说什么?
有的人会说:“这孩子你认识吗?你就逗人家。”
还有的人会说:“别逗人家孩子了,一会该生气了。”
而更好的表达是:“你挺喜欢孩子呀?”
这是一个跟场景高度契合的开放式提问,不仅会让场面更温馨,会让对方更愿意跟你聊天,而且会让对方觉得你对他很感兴趣。
这种表达带来了效果,可以说一箭三雕。
这个表达还可以延伸到对方的其他行为中。比如观看地铁广告,总吃同样的食物,或者总穿相似的衣服。
场景二
在结婚宴上,同桌的朋友发言,但因为紧张语无伦次了,你该怎么说?
有的人会说:“没关系,当众发言,总会有点紧张的。”
还有的人会说:“讲几句都紧张,你行不行呀。”
而更好的表达是:“看得出来你跟这对新人感情很好,能感觉到你的真情实意。”
在人际关系中,客观评价并不能拉近关系。
不论你说当众发言会让人紧张,还是直接点破对方的紧张,都不会让对方好过。
紧张说明在乎,从这个切入点来说,任何人都会更好接受。
场景三
公司女同事大胆地改变了发型,你称赞了一句“真合适”,对方却回应:“剪得太短了”。你该怎么回答比较好?
有的人会说:“应么说,可能真的有点短了。”
还有的人会说:“没事的,再短点也好看。”
而更好的表达是:“你敢尝试不同的风格,就非常厉害了。”
当别人就事论事时,你们的对话很容易走入死胡同。这时候,更好的表达一定是跳出当下的谈话维度,上升到更高的维度。这样既缓解了尴尬,又给交流多了一个出口。
场景四
和上司一起吃饭,他抱怨自己在家读小学的孩子成绩不好,你该怎么回话呢?
有的人会说:“哪里,小孩子嘛,还是活泼好动一点好。”
还有的人仔细听对方讲,并给他提供提高成绩的方法。
而更好的表达是:“他才刚开始嘛,慢慢来,会追上来的。”
上司抱怨的是当下孩子成绩不好,所以,这个时候,你如果针对当下去回复他,显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所以,拉长时间维度,把成绩放在一个更大的时间跨度上,这个话题就不攻自破了。
场景五
在街上遇到一个熟人,你们热情地打了招呼,但是你突然忘了对方的名字。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办?
有的人会说:“对了,你叫什么?我有点忘了。”
还有的人会说:“我还有急事,先走一步了。”
而更好的策略是,跳过名字环节,直接说:“我还记得我们上次见面的时候……”
然后把沟通场景切换到过去。用场景代替名字,也是一种表达重视和亲密的方式。
场景六
聚餐时,朋友的电话响个不停,好几次都“不好意思,接个电话”,他回桌时,你说点什么好?
有的人会说:“你还是挺忙的嘛。”
还有的人会说:“吃饭的时候,应该把手机静音吧。”
而更好的表达是:“这么忙,女朋友催你啦。”
这句话既让对方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又给了对方心理上台阶。他会更好接受。
总结一下,这6个场景都非常具有代表性,我们要做的是,思考跟这些场景类似的场景,用相似的表达思路来解决沟通中的尴尬和问题。练习多了,你就是沟通高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