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那一天,相当于一个小城市的人口从地球上凭空消失。
那时候,电视总是重复着同一个频道,但大家从来没有那么爱看过。背景是黑色的,心电图的线是白色的,心脏是红色的。我第一次发自内心捐出了所有的零花钱,觉得中国地图上比例尺的距离并没有那么遥远。我感觉自己和汶川的每一个失去有关,和汶川的每一寸土地有关。在那之后,我很少再有过类似的感觉——自己不在震区却经历了几万次死亡,第一次审视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们收集了近千个读者在那一天经历的内心地震。我们心悦诚服地承认人类的弱小,但因为弱小又看到了对自己最珍贵的东西。
所有的日子都是日历上的数字,但那一天是加粗的。所以不要忘记,不要忘记。
爱与陪伴
那年我在绵阳读初二,14岁,但是老家却在北川重灾区。一场地震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妈妈去世,父亲幸存,以前的家回不去了。
后来我顺利上了川大,找了一个成都本地的男朋友,养了一只喵星人,今年打算结婚。@喵
作者图|震后我们班走了十多个14岁,初二。我在内蒙,离地震很远,妈妈癌症病重后期,已无多少时日。电视上播放着震区小朋友失去妈妈哭泣的画面,她平静地对我说:“妈妈走后,你一个人也要像震区中的小朋友一样坚强长大。”
后来人生的任何难关,我都想起妈妈的话:要坚强。@群魔乱七八糟的
初三,大我11岁的姐姐在四川读研,当时一听到四川地震了,眼泪刷就下来了,整个人都在发抖。冷静下来才发现,姐姐已经毕业去南京工作了。
当时青春期,离家出走、跟着男生打群架,姐姐从小到大就懂事,每次寒暑假回家,我都认为她是回来跟我抢父母的爱。那次地震让我一下子明白了对家人的爱。
这十年,我跟家庭和解,现在在读研,有考博打算。我从没想过乖张叛逆的我会变成和姐姐一样的读书人。今年,我姐姐的女儿出生了,她是大龄产妇,我陪着她从大肚子到生产,为她做一切我能想到的事。小时候我是她抱大的,现在,我也想抱大她的女儿。@豚竹夕
作者图|姐姐的小孩我18岁。大地震之后,同班女生写给我一封信。大意是,这段时间见了太多生离死别,更觉得生命的不易,她想大胆一次。晚上我和她一起去了图书馆,21时左右,余震再次袭来,教学楼全部停电,我牵着她往楼下跑,跑到一半的时候,她突然拉住我说,不跑了,然后抱住了我。
十年之后,我们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我和她分手已经7年了。 那个对待生命比我勇敢、对待爱情比我勇敢的女孩,让我懂得了珍惜生命,只愿她一切都好。@小宇
地震的时候,男友在川大读研,我在家乡高中教书。联系男朋友几天都没有消息,那种害怕失去的感觉历历在目。地震过后,男友说我们结婚吧。
今年我们结婚十年了,一个儿子,在计划二胎,老公很爱家、很爱我们。@阿锐
我15岁,在陕西汉中,我和闺蜜正在聊下午去给心爱的男孩助威篮球赛的事情。突然间,天摇地动,我和闺蜜说,“我们手拉手走过了最动荡的日子,这辈子,我们都是姐妹”。一场地震让我们的友谊无比坚定,哪怕我们喜欢上同一个男孩,也没有为此红过眼。
十年过去了,我俩已经天人永隔。她查出了癌症晚期,学医的我第一次这么讨厌自己的无能为力。她最后的日子,我陪着她,不在她面前掉一滴泪,她也总是逗着我笑。她想要穿婚纱,于是,我就陪她拍了婚纱照。@念柯
反思与改变
初一,我的成绩不上不下,朋友不多不少,只关心早午晚饭吃什么。对未来没有任何规划,150分的数学,我差不多考个110分。
地震后,我们一直住在室外。那段时间,我每天撑着一个简陋的桌子在小区门口做数学题。地震后的第一次考试,我考了我们班第一。接下来我的数学再也没有低过140。后来我开玩笑说是地震波让我变聪明了,其实不过是地震让我明白了生命只有一次。
今年我23,研一。目标明确,笑口常开。我们是幸存者,我们也是追梦人。@亲爱的阿雨雨
大二,回寝室以后发现wow官网变成了黑白,全国停止一切娱乐活动3天,游戏登录不了。当年还是个网瘾少女,不能上游戏简直要了亲命,公会QQ群里怨声载道。而当时的我们,并不了解那片土地上的人们正在经历什么。随着时间一点一滴过去,才了解地震对一个城市意味着什么,使一个国家面对了什么,让一个家庭遭受了什么。公会里的讨论停止了,NGA论坛上的抱怨消失了,越来越多的帖子在寻找失联的亲人、掉线的战友。
3天后,开服,奥格屹立不倒,海山巍然耸立,似乎一切都没什么不一样,又似乎一切都不一样了。后来的后来,服务器第一大公会的人密我,说他们2团少个萨满,问我要不要跳槽,我问原来的萨满呢,那边沉默了一阵说,512那天他掉线了一直没上,可能网不太好。
十年过去了,跳票了十年的魔兽电影上映了,服务器一合再合,当年的团长早就当了爹,我也嫁给了当年带我刷副本的大学同学。电脑里的客户端一直都有更新,却很久没有登录过了。@小福年
我23岁,北京人,大四毕业季,512当天正在跟公司签三方协议。那天回到学校打开电脑,整个人都蒙了,因为我半年前支教的学校就在青川,当时感觉空气都稠得吸不进肺,眼前又雾又黑。
这十年我再也没联系上当地学校的任何一名老师和孩子,也没敢回去看上一眼。
记得支教的时候,我一直都穿着长裤,有一天我半夜起来检查校舍没来得及换下睡裙,有一个学生还没睡觉,那个小丫头跟我说,老师你穿裙子真好看。
5·12之后,我衣柜里的裙子逐渐多了起来,万一哪天她能长大能再见到我呢?@小狮子还是个宝宝
那年我才初中,逃学在网吧。地震来的那一刻,我心想难道我人生什么都还没做就要在网吧结束了么?我含泪跑出了网吧,内心被巨大的失落感所笼罩。
父母至今不知道为什么我能彻底戒除网瘾,其实游戏仍令我痴迷,但我更怕直面死亡时那种人生无价值的失落感。
十年过去,我从逃学的网瘾少年成了公益基金会的项目经理,我会一直坚持在公益的道路上,直到我有了坦然面对死亡的勇气。@小明
初二,地标帝都。以前我对地震完全没有概念,但看着一系列报道,渐渐有了实感,对地震也更敏感了一些。
年前廊坊的地震,北京也有震感,当时就拉着家里人下了楼,回到家也不安心地准备好应急包,随时准备逃跑。
十年过去了,希望自己能一直保持这种“胆小”,毕竟我还没有找到小哥哥谈恋爱,还没有看爱豆演唱会啊!@しずこちゃん
小学五年级,来学校的路上花五毛钱买了一包臭干子,坐在座位上吃着,突然一阵晃动,臭干子被抖掉了一块,吃过这种辣条的朋友都知道,一包里面总共就四块。掉了一块,很可惜。我向身后的男生大吼: 没事晃什么桌子!
地震之后,我们在外面睡了大半个月,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在露天的空地里看着大屏幕的电视直播满脸担心,又低头拿出扑克麻将默默打发时光。学校开学第一天就是募捐,我记得我捐了50块,够我吃100袋臭干子了。
我现在到了北方念大学,还是觉得臭干子很好吃,还是记得14:28分这个时刻。如果说坚持什么,那就是坚持变得更强大吧。@张家古楼
我10岁,在四川广元。我那时候小,就记得露营帐篷之间的巷道弯弯绕绕,适合探险。
我现在在北京读大二,那种把人生当成一个升级游戏,相信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可以挖掘出经验、帮我升级的态度应该会影响我一辈子吧。@胡汉三
我26岁,在深圳出租屋内看到滚动新闻后,跟当时的男朋友坐飞机去了成都,做了抗震救灾的志愿者。我们在彭州医院落脚,跟随湖南湘雅医院救援队参与救援。
地震发生时,我刚从工厂辞职出来不久,以前是一名流水线工人。我当时希望能靠写字养活自己。
十年间我慢慢开始发表作品,现在成为了杂志编辑,不仅靠写作养活了自己,还给自己买了房,养活了孩子和父母。@小明是个厨子
作者图|在震区做志愿者我在读高二,默哀的时候,我忽然哭得不能自已,第一次觉得为同胞感到心痛,但是后排男生不以为然地嗤笑了一声。学校号召捐款,有个女孩一下子捐了140块,在那个贫穷的校园里,这几乎是一笔巨款了,体育老师却一脸戏谑,嘲笑她爱出风头。
512教给我的是真诚,我第一次感悟了人性的美与丑。
十年后的今天,我从事的是幼教行业,不再是不敢出声的小女生,如果再遇到那种男生或者老师,我会发出声,而不是默默记在心里膈应一辈子。@梦梦
建设与行动
11岁,在四川什邡,地震重灾区。上初中后,身边的同学多少都带有残疾,大到截肢,小到一个伤疤。
十年了,从五年级到大三,我选择了特殊教育,接触到了许多的残障人士,我仍然相信生命的力量。@狮山
我22岁,在河北保定一家港资公司做企划文案。我去了极重灾区北川老县城,做过儿童心理成长志愿者,参与了灾后重建,多次抗洪抢险。
十年后,我还在北川。有过后悔,有过难受,但还在坚持。灾区重建是个长久的过程。房子建好了,心灵的重建还需要时间。@草草
作者图|2008年9月,北川板房区我10岁,在上小学五年级。我们正在上英语课,老师听到地震后惊慌失措地向外跑。英语老师的逃跑对我触动很大。我想,如果我是一名老师,我会让学生先走。
我现在就读于一所985高校,正打算申请国外教育方向的硕士。我依然想成为一名优秀、认真负责的老师。之前看到过一句话:教育的本质就是make a difference,我想认认真真肩负起这个使命。@小行星
我在上高一,湖北的一个小县城。
我现在在市地震局上班,虽然仍然不能预测地震,但可以进行预警,使距离较远的地方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避险和逃生。我们每年会模拟两次地震应急处理机制,在中小学、幼儿园进行地震模拟演练,普及防震减灾知识。5月是最忙的一个月,全市宣传地震自救知识,可能多一个人知道,就会少一分伤亡。@徐若
我26岁,正在北京的一所高校里读博士。看央视的地震新闻报道,才发现人的同理心和民族情会那么强烈。
目前我是一名大学教师,每年会去参加针对高中生的自主招生。在面试学生的时候,我通常会额外关注学生是否具有家国情怀,我觉得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是相比智力与学业更难能可贵的。@青原
我是成都人,当年还是五年级的小学生。高中时我们组建了一个以汶川的经纬度命名的“东经104”团队,花了一年半时间实地走访、拜访学者、收集数据,完成了对于地震应急救援包的设计与市场商业分析策划,并受邀在2014年将这个项目带到了位于上海哈佛中心的中国大智汇CTB决赛现场。
我现在在美国读大学,是一名研究人机交互的大三在校生。我想研究人类和科技的互动,来改变人类生活方式。这一场地震,对于生者,不应该只带来伤痛,更应该有在伤痛中的蜕变与成长,思考我们如何能尽最大力量减少灾难再次来临时的伤害。@Lucy Hu
作者图|地震纪念馆-END-
本期策划 | 姚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