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新闻特别引起注意。
2018年8月3日,美国苹果公司成为美股历史上第一家市值超万亿美元的公司。自1980年苹果上市以来,其市值已经增长超500倍。
当大家都在为第一个市值过万亿美元的科技公司而欢呼时,一张照片格外形成对比。
在乔布斯父母的车库里,两个史蒂文,史蒂文.乔布斯和史蒂文.沃茨尼亚克一同开创了苹果的事业,而就在这个车库,他们组装了公司最初的50台电脑,以500美元每台的价格售出。
它提醒人们,一家万亿企业的起于微时。当戴尔电脑公司创始人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曾打趣说,如果他处在乔布斯的地位,他会让苹果关门,把钱还给股东。
受这个例子的启发,我想到了最近对自己影响特别深远的思维方式:最小可行性产品。
「最小可行性产品」,又叫做MVP,是精益创业中的一个理念。
在工作中,践行最小可行性产品的方式就是快速迭代,接受反馈不断优化产品。是用最快的速度、最小的资源制造出一个最轻量级的可被用户试用的产品,果断发布出去,再根据用户的反馈来进行优化和革新,形成PDCA的循环。
其实,「最小可行性产品」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它的理念不是说一小步一小步做产品,而是拥抱一种开放性,把错误与挫折只是当做一种反馈。
不再将产品的最初的实践过程躲进小楼成一统,闭门造车,而是放在市场和用户面前,根据每一步发展过程中用户的反馈来优化和淘汰产品。通过用户反馈的收集和分析是整个循环的最后一个闭环。
比如,之前我们办会,摆出的茶歇是这样子的。
这一次,我们进行了改善和迭代,便成这样:
偶然间看到稻盛和夫最推崇的一句话,叫做「一燈照隅・萬燈遍照」。
「最小可行性产品」就是先要点亮自己心中那一盏灯。
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是他和这个世界相互试探、不断打磨、持续迭代的过程。也就是在一片迷雾中,点燃起一盏油灯,以幽幽一灯如豆,逐步把自己和周围照亮的过程。
每一家伟大的或者不被人所知的企业,几乎都起于微时,饱受质疑。正是因为在其中,才可以体会到卑微、渺小、纠结、压力、彷徨、撕扯,默默承受了这些,才是真实和完整的故事。
有一天,他们会换一种面貌重新出现在大家面前。外人觉得,似乎这一切是从天而降,只有他们自己安然从容。
因为他们早已从习惯「开始」,到习惯于「开始迭代」。
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