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武汉清0啦!真为武汉人民高兴。这是含泪的微笑,太不容易了。反观我们黑龙江的现状,尤其哈尔滨、牡丹江、绥芬河正面临考验,当然一切也终将会过去,胜利也一定会到来,关键是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才能取得胜利。
自从疫情开始后,听得最多一句话是,不要聚集,不要聚集,渐渐的“聚集”两字成了贬义词,而聚集也就成了一种带有错误违规意思的公共行为。
哈尔滨“二次爆发”的疫情定性为“聚集性疫情”的时候,总有一种感觉是那些确诊病例和他们的密切接触者做错事了,是他们的聚集行为才使哈市抗疫“前功尽弃”的。
我理解的对不对?我也不知道,我又不是统揽全局,高屋建瓴的领导,看问题难免管中窥豹,只看到了自己能看到的部分(还有我看不到的部分),结论片面不准确在所难免。
02
我是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所以我了解哈尔滨人的特点。热情好客是主流民风,不拘小节是性格缺陷。平时说话高门大嗓,咋咋呼呼,导致遇事好冲动,表象形式是七个不服,八个不愤。但这些表象下,是一颗善良并不“倔强”的心。
对于政府的号召、规定啊,犯点小错误的是有的。最多就是在小区门口和管理层最末端的保安吼叫、咆哮。除此之外,他们还敢做什么。
一句话总结,这里老百姓不难管理,但需要长期管理,时刻不能松懈的管。也就像我们老师管理品德不错,但就是上课经常说话,溜号的学生一样。一眼看不到,他就调皮惹事。你管累了,想喘口气吧,结果你松一尺,他松一丈。你想一劳永逸,那是不可能的。
摊上自我约束能力差,喜欢开小差的学生或孩子,老师或家长,就一个字——累。累不说,效果还没有人家(摊上好学生或好孩子)好。这也是命的一种,不能比,就得认。
我退休以后,越发对教育到底能改变人多少性格、习惯,本性上的东西?开始怀疑了,不那么坚定了。正是由于人们对教育抱有高“期望值”,赋予它巨大的超载量。才会使那么多家长产生焦虑,学生产生厌学。这个度在哪里?找不到。窦文涛说:生活中的平衡点是最脆弱的。深以为然!
真是那句话,人年轻时,相信很多假的(如励志鸡汤)是真的;人老了时,又开始怀疑很多真的是假的。人老多疑啊!以前我老爹不就那样吗。
03
我个人分析,哈尔滨这次疫情有两大主要原因,一是源头外输病例没有管控好——导致传播出来;二是医院没有隔离好——导致扩散出去。至于老百姓做错事,聚聚餐,唠唠嗑,都是枝节小错误,不是“十恶不赦”的大错误。
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聚集性活动,无论怎么强调,只能是减少无法做到真正杜绝。但是医院里的看病聚集,管好的话,完全可以做到的杜绝。
前者是用舆论做导向,具体管控;后者是按流程执行,用规则限制行为,两者的管理方式有着本质的差别。如果不能抓住这个本质,就会冤枉一批人,也会纵容一批人。正气不申,症结不明,何谈引以为戒,何谈知耻而后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