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小溪中倒映着柳树婀娜的舞姿,长长的树枝拂着水面,遮住了一个幽静的花园。一个非常有名的作家,坐在花园中,沉默的看着眼前的景物,却对花园中争奇斗艳的花丝毫不感兴趣,似乎灵感,只能在眼前的景物中发现,这同时也是一个著名的音乐家。
而在花园的另一端,同样的流水,同样的树,但是只有两颗不同的心。柳树上,靠着一个12岁左右的少年,他身着衣服轻薄,衣衫褴褛,而且初秋的开端凑合不了。他是个双眼失明的男孩儿,并非生下来就如此,在七岁之前,他曾和所有小朋友一样,有一个温暖的家,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活泼的性格。而在七岁那年,他得了一个怪病,家中没有足够的钱来给这个幼小的生命看病。慢慢地他双眼模糊的最后的漆黑一片,他所能看见的只有黑暗,家人也渐渐地开始嫌弃他,家人对他说话的语气和以前截然不同,他有所察觉,最后选择离开。家人对此也无动于衷,似乎他们早就希望这样了。唉!一个可怜的生命!
他误闯误撞来到一个花园,坐在柳树下,疲惫不堪,饥肠辘辘,是他现在的状况。慢慢的,他睡着了,鸟不叫了,风不吹了,仿佛想给这个少年营造一个舒适静谧的环境。
天黑了,月光照在少年的脸上,他的脸上荡漾的只有微笑,好像只有在梦中才可以找到温暖的安全感。
月光下,一声清脆、婉转的笛声划破了这份宁静,但并没有打扰了这份安宁。少年被夜里的冷空气冻醒了,同时被这优美的笛声所吸引,他的手和脚不停地在黑暗中寻找,寻找那笛声的来源,越来越近,越来越近,直到最清晰的听见,那个作家并没被第一个欣赏者的脚步所打扰了音律,两颗不同的心,两颗不同的心同时陶醉在一个境界里,这同时也是两个相同的心。
最后一个高潮,让那个盲少年感觉热血沸腾,是他和那个作家内心产生了共鸣,他禁不住给予那悲昂的笛声一个热烈的掌声。
作家看到了男孩:“你喜欢音乐吗?”
“喜欢。”
“那我来教你吧!”
“ 但我什么都看不见。”
“眼睛看不见了又怎样?不懂得用心来品味,永远察觉不到真正的美。”
男孩儿被这句话震撼到了,此刻他才明白,不是所有东西都能用眼睛看到,用心甚至更能发现用眼睛远远看不到的有价值的东西。
男孩儿把作家当做了唯一的朋友,甚至家人,作家也把男孩儿当成了朋友和家人。花园是他们共同的家,白天,作家写作念给这个没上过几年学的盲少年,并教他知识,月亮升起时,作家教那个少年吹笛子。
眨眼间,一年过去了,那个曾经的盲少年已不像曾经那样学识很浅, 他虽然眼睛盲,但心不迷茫,作家教他的知识对他来说也是受益匪浅。而那个曾经的作家马上要被府上提拔到另一个城市了。
临别的前一天晚上,他们躺在那朝夕相处的柳树下,互相保持着沉默。
那个少年先开口打破了沉默,说:“叔叔,问你一个问题。”
“嗯?怎么啦?”
“曾经的我是一个傻乎乎、脏兮兮,无家可归的乞丐,你我也不曾相识,为什么你对我却一见如故,一天时间你却成为了我终于倾心交谈的知己?”少年犹豫了一下说。
“不!你并不傻,你是个有灵气的孩子,当初看见你一个人孤独地站在我面前,我并没有选择问你怎么不回家,因为咱们同样孤独,都不想接下过去的伤疤!”作家激动地说
那晚,夜是那么的静,他们无声的哭泣,背对着彼此。生怕对方为自己难过,那晚风不吹了,鸟不叫了,谁也没有打破这份寂静,月光温柔的洒在两个人的身上,反射成了两个影子,形成了一道既孤独又美丽的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