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临期食品成年轻人新宠,或创造千亿市场规模
年轻人店消费观一直是经久不衰的话题,从追星炒鞋,到盲盒包包。或许给人留下了:年轻人就是"爱花钱"的刻板印象。却不曾想,这背后,也藏着小心翼翼的精打细算。
最近,一直被热议消费升级的年轻人却偏爱起了临期食品,这让不少人颇为吃惊。
在豆瓣上,有一个由3万多人组成的"我爱临期食品"小组;B站上,也有播放量超过18万的临期食品开箱测评;小红书上,与"临期食品"相关的笔记有1400多篇;在微博上,临期食品的相关话题阅读量已经累计超过6500万。
在住房、交通上花费较多的金钱,也乐意为自己喜欢的东西买单,但是会在一瓶水的价钱上货比三家。这是典型的"精致省"。大家并不会觉得这样没有面子,反而觉得这样更聪明、精致、懂生活,也能很好地避免浪费。
2015至2018年期间,某微信临期食品小程序共卖掉2000吨零食;2016年6月份,"好食期"上线,迄今已有超过1亿的注册用户,并且成功获得了阿里巴巴1.1亿元的融资。
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2020年,中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超过3万亿元,如果按照5%吨库存沉淀来算,临期食品的行业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利润空间高达50%。
临期食品催生的千亿市场,正在蓄势待发。
02 临期食品线上线下实现井喷
2020年,疫情这只“黑天鹅”,让许多行业都蒙上了一层阴影,却让临期食品大放异彩。
由于疫情的影响,线下商超客流急剧减少,库存积压严重,有大量的临期产品需要进行处理。
其次是消费品牌“内卷”导致的新品爆发。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疯狂的推陈出新,季节限定、节日限定成了各大品牌刺激用户眼球的重要手段。
昔日琳琅满目的大型超市已经不是年轻人的向往之处,便利店等成为了年轻人更热衷的渠道。主流的便利店会保持每周迭代20%的新品,如果销量不符合预期的产品,则会退回给品牌方。如此大的迭代量势必造成商品的堆积,这些商品如何处理成了无法忽略的问题。
在线下临期食品店品牌出现之前,临期食品有三种销售渠道,分别为线上网店、超市特价区、夫妻店。但是这三种渠道,都不能真正解决供货方积压货品倾销的痛点,也和临期食品消费者购物需求不匹配。
线下折扣店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
第一梯队的好特卖走出上海、北京,已经扩张到了华南地区,全国门店总数也逼近200家;主打社区折扣的小象生活开放了全托过的联营模式家门;还有各个来自不同领域的新玩家入局。
距天眼查显示,好特卖母公司近一年来已经获得了四次融资,近两轮的融资都达到了数千万元人民币。去年才成立的折扣零售连锁品牌食惠邦也于今年3月完成了数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
这些临期食品折扣店,以1-3折价格进货,再以2-5折价格销售,利润率达到30%-50%。看似单价低,但实际利润十分可观。
加之有那么大片的蓝海市场,在国家反食品浪费风向标的附加社会意义下,临期食品生意似乎正处于天时地利人和之际。
03 临期食品真的那么"香"吗?
临期食品也不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临期食品,本质上就是离保质期很近了,但是还未过保的食品。这些食品销售时间紧迫,必须要在更短的时间内销售出去,如果售卖不出去,经营者要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其次,临期食品良莠不齐。可能会掺杂一些不符合规定的商品,需要睁大眼睛,看清楚。
临期食品的进货价格无法做到像正价商品那样公正透明,很多时候,一样的商品,在不同厂家和供应商那里的价格区别很大,非常考验企业的议价谈判能力。
小企业拥有的资源和议价能力和大企业是无法相提并论的,这会造成小企业拿到商品的价格偏高,这样利润就下降不少。商品的渠道也更窄,不得不面临货源不稳定的问题。
消费者的认知也影响着临期食品的销售。
根据艾媒咨询调查显示,超过60%的消费者对临期食品带有一定的负面印象,超过50%的消费者购买频率少于每月一次。
大部分消费者由于冲动购买了临期食品。处于环保、不浪费等原因而购买临期食品的消费者仅占15.3%。多数的消费者除了因为面子而不愿购买临期食品外,会对临期食品的品质有所担忧。
目前临期食品的市场尚处于粗犷、欠缺管理的状态,存在着行业水深、价格不透明、供应链不完善、货源不稳定以及消费者认知问题等因素,生意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好做。
网友评论